第三選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第三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第3選擇
目錄 |
每件事都存在第三選擇,每個人都有第三選擇的能力,除了戰鬥和逃跑之外的第三種方式,第三選擇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法。這個概念最早出自作者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一書中,他提出了“協同”式思維新模式,指出在“你的”、“我的”以外還有第三選擇。[1]
職場、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看似只能二選一,但可能兩種選擇都不是很好的情況,這時有沒有第三選擇?但其實很多時候,除了逃避和戰鬥,往往有第 3 種選擇,一種讓雙方都滿意的最優解。因為人生不是選擇題,除了 A 就是 B ,也可以是填空題。
第三選擇的思維模式[2]
- 思維模式之一:我看到自己
意思是“看到我自己的內心”,要求你做到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判斷和行動。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一件事:無論何時、何地,身處何種狀況,你作為一個人,永遠都擁有選擇的權利。
要想擁有獨立選擇的權利,就需要向前一步,擁有一個獨立完整的自尊體系。對於高自尊的人來說,尊嚴感來自你的內心。你知道自己是個好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就算他瞧不起你,也絲毫影響不到你。
- 思維模式之二:我看到你
不是簡單地給對方貼個標簽,不再敵視對方時,我們才願意並且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把人視為人,不要敵視對方,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思維模式之三:我找到你
當你與別人見解不同時,最好的方法是邀請別人與你溝通。讓一個人情緒水平降低最好的方法,就是說出他的心事。讓對方情緒緩和,變成一個正常的人,邀請別人與你溝通
- 思維模式之四:我和你協同
頭腦風暴最重要的原則,其實是“不批評、不評論”,邀請對方參與其中,找到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很多建議一開始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可能正是個好主意。組織者一定要秉承“不批評”的原則,這樣頭腦風暴才能孕育出好點子。
- 職場中的第3選擇:員工加薪
案例:員工努力衝衝的找到老闆要求加薪。老闆的前兩個選擇是:拒絕和同意,第三選擇是:談一談。
員工希望得到尊重,看到希望,提高收入;上司希望解決問題;公司希望避免損失,得到更多客戶。怎麼談?
案例:華盛頓貧民窟的高中校長,面對經費不足和學生、老師素質都很差的現實情況,採取積極措施改變了學校的現狀。校長的首選選擇是抱怨和保持現狀,積極是他的第三選擇。需求家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