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貢獻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科技進步貢獻率是指科技進步的貢獻在各種生產要素貢獻的代數和中所占的比重。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它反映在經濟增長中投資、勞動和科技三大要素作用的相對關係。
它是衡量區域科技競爭實力和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綜合性指標,反映了科學與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效果。而科技進步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僅包括自然科學技術進步的稱為狹義的科技進步,在狹義科技進步基礎上,再包括政策、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的,則稱為廣義的科技進步。首先,科技進步貢獻率是一個相對指標。具有其他相對指標的共性,即絕非越高越好,它只是反映科技進步速度占經濟增長速度的份額,其大小取決於經濟增長速度和科技進步速度之間的關係。同樣的科技進步速度,當經濟增長速度較慢時,貢獻率就會較大,當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時,貢獻率就會較小。其次,科技進步貢獻率不可能逐年不斷提高。
關於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我國學者多是利用索洛的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採用餘值法進行測算。
一般根據C-D生產函數得出科技進步速率方程Y=A+α×K+β×L其中Y為產出的年均增長速度,A為科技的年均增長速度,K為資本的年均增長速度,L為勞動的平均增長速度,α為資本產出彈性,β為勞動產出彈性,通常假定生產在一定時期內α、β為一常數,並且α+β=1,即規模效應不變。令E=A/Y×100%,即為科技進步貢獻率。
由科技進步速率方程可導出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的一般公式:
E=1-(α×K)/Y-(β×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