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福州大學(FuZhou University)福州大學網站網址:http://www.fzu.edu.cn/ (中英文)
目錄 |
福州大學(FuZhou University)簡稱福大。
福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創建於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進入新世紀,福州大學正致力於由教學主導型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努力把福州大學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學科相對優勢,體現教學研究型辦學特色和開放型辦學格局的我國東南強校,為我國和福建省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學院設置
學校設有數學與電腦科學學院、物理與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軟體學院、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紫金礦業學院、研究生院、工程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籌)、至誠學院、陽光學院等24個學院。1個化學博士後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3個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即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和工程碩士(含16個工程領域),1個國家重點學科,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5個國家級“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全國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23個省級重點學科,64個本科專業。
辦學規模
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33000多名,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00多名,另有獨立建制學院學生9000餘名,成人教育學歷類學生8000多名。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博士、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畢業生74000餘名。學校為國家教育部批准可招收外國和港、澳、臺地區本科生、研究生的高校。
校黨政領導
校黨委書記陳篤彬研究員,校長吳敏生教授,校黨委副書記葉輝玲研究員、林翔研究員,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新民研究員,副校長陳國南教授、房貞政教授、付賢智教授、範更華教授。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3400多名,專任教師、專職科研人員1900多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近800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含雙聘院士2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8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和優秀專家32名,閩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4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 6名,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4名,博士生導師120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6名。
科研成果
全校現有1個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分析測試中心,4個省重點(開放)實驗室, 1個設計院。近五年來共承擔科技項目2350多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11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重大貢獻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41項。近年來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科學實驗技術論文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的有903篇,論文收錄和引用情況在全國高校排名穩定在前49至66位。
對外交流
先後與美、英、德、法、日、韓等國家數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協作關係,與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德國萊法州合作項目正式啟動,與英國Ulster大學聯合培養博士項目正在進行。積極開展中西文化交流,由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施舟人先生( 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在校內設立了國內首個西方文獻典籍中心--“西觀藏書樓”。同時充分發揮地處東南沿海,特別是面對臺灣的優勢,積極開展對台以及對港、澳地區科學技術文化交流,並已成為福建省與國際及港澳臺地區科技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
基礎設施和公用服務體系
學校目前有怡山校區、旗山校區、銅盤校區以及廈門工藝美院校區四個校區,占地5000多畝。現有校舍建築面積 126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達15億元;校圖書館藏書177餘萬冊,電子圖書118萬多冊,並引進EI、CA等中外全文資料庫近百種;校電腦網作為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福建省網主節點和福州網路中心,已於1995年11月與國家教科網及INTERNET聯網,並免費開放對國內外網路資源的訪問。
“福”字吉慶祥和,為人所喜聞樂見,學位帽為高等教育之象徵,二者結合構思巧妙,屬性鮮明,寓意深邃,形象獨特。以“福”字為主體的校標圖案突破傳統篆字設計模式,陰陽和諧,疏密得宜,端莊典雅,醒目大方,宛如一位溫文爾雅的飽學之士。
校徽採用單色 —— 紅色,吉祥、熱情、醒目。
來源
明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至誠:
-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下之化育;
- 可以贊天下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中庸》)
博學遠(篤)志:
- 博學而篤志,
- 切問而近思,
- 仁在其中矣。(《論語》)
主要含義
學校辦學要以德在先,要發揚人們天賦的善良美德,以達到才德完美無缺的最高境界;培養人要以人為本,只有天下至誠之人才能治理天下的人倫綱常,樹立天下的根本事業,懂得天地的變化繁育。
莘莘學子要勤奮、廣博地學習,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掌握知識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