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測量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相關測量法是指相關研究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應用日益廣泛的一項方法。把這種方法用來研究、測量人際關係中的相關關係。
世界上很多事物之間都存在一些相關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當一種關係的變化引起另一種關係的變化時,或當一種關係變數的變化引起另一種關係變數的變化時,就表明二者之間存在一種相關的關係。例如,當婆媳關係的變化引起夫妻關係的變化時,就表明婆媳關係和夫妻關係之間存在一種相關關係。當一種關係變數的值增加,另一種關係變數的值也一道增加時,或者一方減少,另一方也隨之減少時,這種關係就是正相關。當一個變數的值增加而另一個變數的值減少時,這種關係就是負相關。當一方的變化大,而另一方的變化也大時,就是一種“高相關”。當一方的變化大,另一方的變化卻很小時,就是一種“低相關”。
運用這一方法來研究和測量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時,可以發現人際關係中的一些帶規律性的相關聯繫。這一測量的具體方法是,提出包貪兩個變數的相關假設,通過改變其中一個變數的值,來觀察、測量另一個變數的變化。其中被加以控制和引起變化的變數,叫獨立變數(自變數),又叫原因變數。被引起變化的量叫非獨立變數(因變數),又叫結果變數。如果自變數的改變引起了因變數的改變,那就是說,兩個變數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因此,關鍵是操作自變數,來測量因變數。
例如,我們要測量頭生子女和結群程度的關係時,可以提出一個假設或命題:“頭生子女之間的結群程度較高”。在這裡,子女的排行是自變數,結群程度是要測度的因變數。通過控制改變自變數,觀察測度它的變化對因變數的影響,就可以找到二者之間的相關聯繫。我們可以對頭生子女的合群程度先進行測量,再把頭生子女改為非頭生子女,或者把頭生子女和非頭生子女混合起來,即對自變數有意識地不斷加以改變,看看這些改變引起的合群程度的變化,再把頭生子女,非頭生子女,頭生子女和非頭生子女之間結群的程度加以比較,於是,我們就可以找到頭生子女和結群程度的關係,驗證“頭生子女的結群程度較高”這一命題。沙赫特曾經對排行和合群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經過測定長子、老二、老三、老四的合群傾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排行是決定合群的一個重要因素。排行越高(尤其是長子),合群趨向越強;排行越低,合群傾向越差。
相關測量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人際關係中不同變數之間的關係,並且把這種相關程度揭示出來。例如,人際關係的廣度和深度之間存在某種相關。當人際關係的廣度改變時,關係深度也隨之改變。交往的對象越少,交往者之間的聯繫越深、越全面;交往的對象越多,交往者之間的聯繫越淺、越片面。交往空間和交往時間的關係也是這樣。通過改變交往空間,就會發現交往時間也會相應變化。交往空間越大,交往時間越短;交往空間越小、交往時間越長。反過來也是一樣。這種關係是一種負相關。再如,群體內成員的交往同群體外成員的交往密切相關。群體內成員交往越多,關係越密切,同群體外成員交往就越少,關係越冷淡,這也是一種負相關關係。
相關測量法可以幫助我們開闊視野,發現許多新的聯繫,使人際關係的測量更具有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