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環境新聞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環境新聞學 (Environmental Journalism)

目錄

什麼是環境新聞學[1]

  環境新聞學是有關環境報道的學問,它探求環境報道的獨特規律,聚焦於人與自然環境的 矛盾及其產生的社會問題,重在將人類環境的現狀告知受眾,引起社會的警示。

環境新聞學的特點[1]

  1、公眾性。環境問題關乎千家萬戶,是像生命、水、空氣、陽光一樣人類須臾不可的。離開它的公眾性程度之高、範圍之廣闊甚至超過了政治新聞經濟新聞

  2、科學性。這裡的科學性是指報道者對具體的環境科學知識的系統把握和精確傳達。環境記者必須有這種本事。卡森《寂靜的春天》之所以震撼人心,其中無懈可擊的生化知識起了巨大作用,作者本人就是一名生物學家。艾力赤是美國斯丹佛大學的人口學教授,其名著《人口炸彈》的警示威力顯然來自作者豐富的人口知識。

  3、調查性。成功的環境報道是記者縝密調查的結果。環境污染與人類的活動具有直接、間接、公開、隱蔽的聯繫,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有些還具有盤根錯節、複雜深遠的背景。通過調查,揭示其中的必然聯繫、提出對策、展望未來是環境記者的責任

  4、揭秘性。深刻的揭露是環境報道的必然結果。為什麼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在百年間縮小了59% ?為什麼全球污染的10大城市我國占了一半?中國每年1500萬支氣管炎患者背後的殺手是誰?有影響的環境報道披露觸目驚心的幕後新聞,發人深思,催人猛醒。

環境新聞學的起源和發展[2]

  環境新聞學髮端於美國,背景是19世紀的資源保護運動(The conversation movement1850-1920)。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也逐漸成為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議題,20世紀60年代環境新聞學逐漸走向成熟,到1970年代,隨著各國環境組織的建立,北美、西歐、日本、澳大利亞的環境新聞報道此起彼伏,使環境新聞學成為一門顯學。“1985 年,《中國環境報》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環境報道邁出了重大一步,1986年中國環境新聞記者協會成立, 1993年,中國加入了國際環境新聞記者協會,至21世紀初,中國的環境新聞已融入了世界潮流。”目前國內對環境新聞學的研究以山東大學威海環境新聞與國際傳播中心主任張威為代表,對環境新聞學在中國的發展和關鍵概念的界定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對環境新聞學在國內的建構作出了重要貢獻。環境新聞學前後30年在國內“新聞無學”的大背景之下,從一個新聞報道內容成長為一門顯學,其間也有不少學者對此提出異議,認為環境新聞學的報道內容、報道方式、報道範圍、報道性質都難逃“術”的窠臼,成為“學' '還需要獨立的學術思想和理論的支撐。

  從1985年《中國環境報》創刊之時起,中國就進入了環境新聞學的建構階段,從目前國內的研究現狀來看,環境新聞學已經成長為有自己獨立學科背景、學科特色和專業人才培養以及教學教育實訓的新興科學。對於“環境新聞學"這一學科內涵也逐漸清晰,許正隆認為:所謂‘環境新聞”即是用新聞手段傳播人們關心的種種環境信息,是變動著的環境事實與新聞的表達或傳播方式的完美結合;它應該具備環境問題本身所包含的科學性、連續性、多變性等特點。而作為“新聞家族'的一員,它又須具有新聞本身所固有的事實、新鮮、迅速、典型等特色。”

參考文獻

  1. 1.0 1.1 陳華明.中國環境新聞學發展現狀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31(04):210-212.
  2. 張威.環境新聞學的發展及其概念初探[J].新聞記者,2004(09):18-2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amyHuang.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環境新聞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