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爾·普雷維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勞爾·普雷維什(1901~1986)是阿根廷著名的經濟學家,是20世紀拉美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被公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的理論代表"。
普雷維什是拉美發展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是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積極倡導者。1981 年他榮獲第三世界經濟和社會研究基金會頒發的“第三世界基金獎”。他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經濟理論家, 1923 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後, 他先是進入阿根廷統計局工作(1925) , 然後任阿根廷財政部副部長(1930~ 1932) , 阿根廷中央銀行行長(1935~ 1943) , 拉美經委會執行秘書(1949~ 1963)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第一任秘書長(1964~ 1969) , 聯合國特別顧問及經濟和社會事務副秘書長(1973~ 1976) ,《拉美經委會評論》雜誌主編(1976~ 1986)。
普雷維什無疑屬於“祖輩”行列中的最傑出的少數先驅人物之一(載邁耶主編:《發展經濟學的先驅》第200頁,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88)。
他所擔任的公職, 使他有機會參與政策的制定, 併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不斷提出、補充、修正、發展其理論。他的政策建議和理論貢獻的影響遠遠超出拉丁美洲, 波及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當1986年4月29日普雷維什溘然長逝後, 阿根廷舉國哀悼。拉美經委會認為, 他的逝世“給拉美經委會的每一個人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拉美失去了它最傑出的經濟學家”。對這位理論先驅的思想的研究在國外從50 年代就已開始, 至今已有大量的論著出版。
貿易條件惡化論是阿根廷著名的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舒什針對1929年大危機後拉丁美洲國家初級產品的貿易條件的不斷惡化、在1949年5月向聯合國拉丁美洲經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的報告中提出來的。理論提出後經過索洛的歷史考查,辛格的進一步完善,得到了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的認同。
該理論認為:由於技術變遷,市場容量以及需求彈性,收入彈性等一系列條件的變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初級產品的出口產生了不利影響,在國際市場上,存在著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價格相對於發達國家工業製成品的價格長期(下跌)惡化的趨勢,這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十分不利。
1949年5月,普雷維什向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簡稱拉美經委會)遞交了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主要問題》的報告,系統和完整地闡述了他的“中心—外圍”理論。在這份報告中,普雷維什指出:“在拉丁美洲,現實正在削弱陳舊的國際分工格局,這種格局在19世紀獲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為一種理論概念,直到最近仍繼續發揮著相當大的影響。在這種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這個世界經濟體系外圍部分的專門任務是為大的工業中心生產糧食和原材料。”(註:Raúl Prebisc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tca,Vol.7,No.1,February 1962, p.1.)也就是說,在傳統的國際勞動分工下,世界經濟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大的工業中心”;另一個部分則是“為大的工業中心生產糧食和原材料”的“外圍”。在這種“中心—外圍”的關係中,“工業品”與“初級產品”之間的分工並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所說的那樣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於技術進步及其傳播機制在“中心”和“外圍”之間的不同表現和不同影響,這兩個體系之間的關係是不對稱的。對此,普雷維什進一步指出:“從歷史上說,技術進步的傳播一直是不平等的,這有助於使世界經濟因為收入增長結果的不同而劃分成中心和從事初級產品生產的外圍。”(註:Raúl Prebisch, "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在普雷維什理論的影響下,亞洲、非洲和拉美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實行了一種進口替代戰略。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引起了發達國家的強烈不滿,在西方自由貿易理論的支持下,一些親西方的發展中國家改弦易轍,實行了以出口為導向的新戰略。而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至70年代,美國、歐洲、日本的貿易戰越來越激烈,為了降低成本,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開始選擇貿易環境優良、勞動力便宜的地區作為它們的加工基地,亞洲四小龍通過承接工業化國家的產業轉移,不斷獲得外來的資金和技術,它們的貿易量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1982年,拉美債務危機爆發,拉美國家紛紛放棄進口替代戰略而轉向了出口導向。進入80年代中期,東歐和蘇聯等國家相繼發生巨變,市場經濟取代了原來的計劃經濟,全球貿易出現了新的格局。1985年,一個叫萊・特維的美國人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概念--“經濟全球化”。在書中他不斷用東亞奇跡來闡述他的觀點,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全球化引發的危機正在悄悄來臨,它首先侵襲的就是那些剛剛創造了神話的東亞國家。美元在短期內的大幅升值,導致全球資金迅速流向美國,同時也讓過度依賴出口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陷入了危機。慘烈的亞洲金融危機並沒有影響美元升值給美國帶來的繁榮,全球化的進程似乎牢牢掌握在美國的手中。2001年11月10日,世貿組織會議主席卡邁勒宣佈中國正式成為了世界貿易組織的第143個成員國,中國對外貿易由此駛入快車道。當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時,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也愈演愈烈。除了常見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逼迫人民幣升值成了對中國貿易戰的焦點。(經濟半小時 2010-05-10)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