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明希豪森三難困境(Mtinchhausen-Trilemma、Münchhausen trilemma)

目錄

什麼是明希豪森三重困境

  18世紀德國漢諾威有一鄉紳名叫明希豪森,早年曾在俄羅斯、土耳其參與過戰爭。退役後為家鄉父老講述其當兵、狩獵和運動時的一些逸聞趣事,從而名噪一時。後出版一部故事集《明希豪森男爵的奇遇》,其中有一則故事講到:他有一次行游時不幸掉進一個泥潭,四周旁無所依,於是其用力抓住自己的辮子把自己從泥潭中拉了出來。這個故事被卡爾·波普爾的門徒、德國當代批判理性主義法哲學家漢斯·阿爾伯特藉用來批判啟蒙時期的兩個傳統哲學,即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在阿爾伯特看來,任何科學的命題都可能遇到“為什麼”之無窮追問的挑戰。這個過程將會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出現下麵三種結果:第一,無窮地遞歸,以至無法確立任何論證的根基;第二,在相互支持的論點之間進行迴圈論證;第三,在某個主觀選擇點上斷然終止論證。這三種結果就被阿爾伯特稱為“明希豪森三重困境”(Mtinchhausen-Trilemma)。[1]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的解釋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是知識論中的一個思想實驗,用以表明包含邏輯學和數學在內任何對真理的論證都是不可能的。

  當論證某一陳述時,這一論證的前提亦需要論證。而對這前提的論證,其本身亦有進一步的前提需要論證,即論證具有倒退性。

  由此,對任何論證最終有三種可能性:

  • 迴圈論證:論證最終由其自身支持。即用B證明A,用C證明B,用A證明C,命題之間互相證明;
  • 無窮倒退:論證最終沒有終點。即A命題需要B命題支持和證明,B命題又需要C命題支持,C命題需要D命題支持,無限後退。由於理論上任何運動的東西都需要被另一個東西推動,這種論證方式的確定性需要建立在一個能夠證明其他命題而本身又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之上,而在人文社會領域這種不證自明的命題又不存在,所以,必然陷入一種無限倒退的境地,以至無法確立任何論證的根基;
  • 無證假說|武斷終止論證:在論證過程中,將某個特殊的理由和依據(例如某個教條、道德或宗教信條等)作為不證自明的東西,斷然地終止論證。例如通過宗教信條、政治意識形態或其他方式的“教義”來結束論證的鏈條。如果不能走出這個困境,論證的說服力就會大打折扣。

  這三種可能性都不夠理想,故稱為三難困境。

  這一困境亦被稱為阿格裡帕三難困境(Agrippa's trilemma),這是由於希臘哲學家塞克斯圖斯·恩丕里柯在其著作《皮浪主義綱要》中提到了類似的五路論證,而第歐根尼·拉爾修則指出其為阿格裡帕 (古希臘哲學家)所提出。[2]

  後來德國哲學家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裡斯則提出了類似的三難困境[3]卡爾·波普爾稱其為“教條主義-無窮倒退-心理主義”三難困境。

  1968年,漢斯·阿爾伯特在所著的《批判理性論》(Traktat über kritische Vernunft)中引用了波普爾,並提出了“明希豪森三難困境”這一名稱。[4]

  在當代知識論中,融貫論接受迴圈論證,無窮主義接受無窮倒退,而教條主義則接受終止論證。

參考文獻

  1. 李超.盧曼法律系統理論研究〔D〕.新疆:新疆大學法理學,2016
  2. Diogenes Laërtius, ix.
  3. J. F. Fries, Neue oder anthropologische Kritik der Vernunft (1828 to 1831).
  4. Dogmatismus – unendlicher Regreß – Psychologismus Albert, Traktat über kritische Vernunft, 1968, p. 11, cited after Westermann, Argumentationen und Begründungen in der Ethik und Rechtslehre, 1977, p. 1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 id 99b8ab035ac19f7bc8261e20d173e23a,陈cc,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明希豪森三重困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