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希豪森三重困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明希豪森三难困境(Mtinchhausen-Trilemma、Münchhausen trilemma)
目录 |
18世纪德国汉诺威有一乡绅名叫明希豪森,早年曾在俄罗斯、土耳其参与过战争。退役后为家乡父老讲述其当兵、狩猎和运动时的一些逸闻趣事,从而名噪一时。后出版一部故事集《明希豪森男爵的奇遇》,其中有一则故事讲到:他有一次行游时不幸掉进一个泥潭,四周旁无所依,于是其用力抓住自己的辫子把自己从泥潭中拉了出来。这个故事被卡尔·波普尔的门徒、德国当代批判理性主义法哲学家汉斯·阿尔伯特藉用来批判启蒙时期的两个传统哲学,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阿尔伯特看来,任何科学的命题都可能遇到“为什么”之无穷追问的挑战。这个过程将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出现下面三种结果:第一,无穷地递归,以至无法确立任何论证的根基;第二,在相互支持的论点之间进行循环论证;第三,在某个主观选择点上断然终止论证。这三种结果就被阿尔伯特称为“明希豪森三重困境”(Mtinchhausen-Trilemma)。[1]
明希豪森三重困境是知识论中的一个思想实验,用以表明包含逻辑学和数学在内任何对真理的论证都是不可能的。
当论证某一陈述时,这一论证的前提亦需要论证。而对这前提的论证,其本身亦有进一步的前提需要论证,即论证具有倒退性。
由此,对任何论证最终有三种可能性:
- 循环论证:论证最终由其自身支持。即用B证明A,用C证明B,用A证明C,命题之间互相证明;
- 无穷倒退:论证最终没有终点。即A命题需要B命题支持和证明,B命题又需要C命题支持,C命题需要D命题支持,无限后退。由于理论上任何运动的东西都需要被另一个东西推动,这种论证方式的确定性需要建立在一个能够证明其他命题而本身又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之上,而在人文社会领域这种不证自明的命题又不存在,所以,必然陷入一种无限倒退的境地,以至无法确立任何论证的根基;
- 无证假说|武断终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将某个特殊的理由和依据(例如某个教条、道德或宗教信条等)作为不证自明的东西,断然地终止论证。例如通过宗教信条、政治意识形态或其他方式的“教义”来结束论证的链条。如果不能走出这个困境,论证的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三种可能性都不够理想,故称为三难困境。
这一困境亦被称为阿格里帕三难困境(Agrippa's trilemma),这是由于希腊哲学家塞克斯图斯·恩丕里柯在其著作《皮浪主义纲要》中提到了类似的五路论证,而第欧根尼·拉尔修则指出其为阿格里帕 (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2]
后来德国哲学家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里斯则提出了类似的三难困境[3],卡尔·波普尔称其为“教条主义-无穷倒退-心理主义”三难困境。
1968年,汉斯·阿尔伯特在所著的《批判理性论》(Traktat über kritische Vernunft)中引用了波普尔,并提出了“明希豪森三难困境”这一名称。[4]
在当代知识论中,融贯论接受循环论证,无穷主义接受无穷倒退,而教条主义则接受终止论证。
- ↑ 李超.卢曼法律系统理论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法理学,2016
- ↑ Diogenes Laërtius, ix.
- ↑ J. F. Fries, Neue oder anthropologische Kritik der Vernunft (1828 to 1831).
- ↑ Dogmatismus – unendlicher Regreß – Psychologismus Albert, Traktat über kritische Vernunft, 1968, p. 11, cited after Westermann, Argumentationen und Begründungen in der Ethik und Rechtslehre, 1977, p.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