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騙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幌騙(spoofing)
目錄 |
“幌騙”是一個金融術語,指的是在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交易中虛假報價再撤單的一種行為:即先下單,隨後再取消訂單,藉此影響股價。“幌騙者”(spoofer)通過假裝有意在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製造需求假象,企圖引誘其他交易者進行交易來影響市場。通過這種“幌騙”行為,“幌騙者”可以在新的價格買進或賣出,從而獲利。
“幌騙”犯罪具體操作如下:
(1)交易者大量買入或者賣出有價證券;
(2)市場對上述行為作出反應,促使證券價格上升或者下降;
(3)一旦市場作出反應,交易者立即取消交易;
(4)交易者利用市場的反應真正地買入或者賣出證券。
2010年美國《多德-弗蘭克法案》明令禁止“幌騙”交易。但近年來隨著高頻交易技術不斷進步,幌騙策略實施起來比以前更容易了。
2015年11月3日,美國芝加哥聯邦法院陪審團判決,高頻交易員Michael Coscia被判定在商品交易欺詐和幌騙(spoofing)罪名成立。這是美國首宗引用反幌騙交易法判定幌騙罪的刑事案件。
2015年,在中國,由於出現6月的股災,“幌騙”行為也成為了中國打擊股市操縱的最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