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編碼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層次編碼法[1]
層次編碼法是按商品類目在分類體系中的層級順序,依次賦予對應的數字代碼(下圖)。層次編碼法主要用於線分類體系。圖中的符號“X”表示從左至右的代碼,第一位表示第一層級的類目,第二位代表第二層級的類目,以下類推。因此,代碼的結構清晰地反映分類層級間的邏輯關係。也有的由第一、二位代表第一層級,第三、四位代表第二層級,餘者類推。國家標準GB乍635—87《全國工農產品(商品、物資)分類與代碼》,就是採用層次編碼法,整個編碼結構分為四層,由8位數字代碼組成,其中,第一、二位數字為第一層級(代表大類);第三、四位數字為第二層級(代表中類);第五、六位數字為第三層級(代表小類);第七、八位數字為第四層級(代表品種或組類)。
層次編碼法的優點是代碼較簡單,邏輯性較強,信息容量大,能明確地反映出分類編碼對象的屬性或特征及其相互關係,便於電腦彙總數據;層次編碼法的缺點是彈性較差,為延長其使用壽命,往往要用延長代碼長度的辦法,預先留出相當數量的備用號,從而出現號碼的冗餘。所以,這種編碼方法最適用於編碼對象變化不大的情況。
- ↑ 劉北林.海關商品學.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