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容量管理(capacity management)
目錄 |
什麼是容量管理[1]
容量管理是指以最高的性價比和快速的方法,使IT基礎設施的容量切實且持續符合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的活動。
容量管理的基本內容[2]
容量管理中包括的重要概念包括:
● 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為優化整體運營績效而評價、監控和調整IT基礎設施組件的性能的活動。
● 應用選型(Application Sizing)——確定需要用來支付新的或改進後的服務以及預計的未來負載量的硬體或網路容量的過程。
● 模擬(Modelling)——使用分析、模擬和趨勢預測模型來確定服務的容量需求以及確定最佳的容量方案的過程。模擬需要分析各種不同的情形,並分析各種“如果……怎麼辦”式的問題。
● 負載管理(Workload management)——主要是瞭解不同的業務驅動會產生怎樣的結果,需要哪些資源(它既可以作為模擬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也可以是單獨的一種活動)。
● 容量規劃(Capacity Planning)——根據容量管理資料庫分析當前的情況、預測IT基礎設施未來的使用情況以及為滿足預計的IT服務需求而需要的資源,從而制定容量計劃的過程。
容量管理的必要性[2]
容量管理致力於根據當前和未來的業務需求,在恰當的時間(在需要的時候)以恰當的成本協調地提供所需的IT資源。
這樣,容量管理不僅要預計那些對客戶可能產生影響的業務發展,同時也要預測技術的發展情況。容量管理流程在確定投資回報和成本合理性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容量管理的效益有:
● 由於資源被有效地加以管理以及設備運作性能被持續地監控,與現有服務相關的風險也被降低了。
● 通過應用選型可以瞭解新的或改進的服務對現有系統的影響,從而降低與新的或改進的服務項目相關的風險。
● 在恰當的時候(既不要太早也不太晚)進行投資,這意味著採購流程再也不需要應付臨時的採購或超前於需求而購買過度的容量,從而總體成本降低了。
● 通過在確定變更對IT容量的影響時與變更管理密切配合,防止了由於不恰當或不正確的容量估計估計所導致的緊急變更,從而降低了業務運作中斷的次數。
● 更為靈活的預測使得對客戶需求的響應變得更快速和更準確。
● 由於在更早的階段對IT容量的需求和供給進行均衡,使得IT容量管理的效率提高了。
● 由於IT容量利用的效率更高,從而使得與容量相關的開支得到很好的管理。甚至降低。
這些效益的產生可以改善與客戶的關係。容量管理在更早的階段與客戶進行協商溝通,並提前預定客戶的需求。與供應商的關係也可以得到改善。有關採購、交付、安裝和維護的協議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規劃。
容量管理的方法[1]
依照自身組織的容量管理流程。通常在開始運行時將以下要素納入運行計劃並實施(OGC2004)。
(1)監視的配置要素,例如:記憶體、存儲、處理器、通信線路、軟體。
(2)監視周期、手段和方法、評價準則等。
(3)各種職責的責任人、相關人員、報告對象。
(4)其他。
容量管理的對象[3]
通常來講,容量管理的對象可以分為如下類別。
·所有硬體設備:從超級電腦到桌面PC,從伺服器到外圍設備,如存儲介質、印表機等。
·所有網路資源:從網路硬體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伺服器的網卡,到租用的通信線路帶寬。
·所有環境資源:如機房空間、空調、UPS、備用發電機等。
·所有軟體資源:如進程數、服務連接數、許可證數量等。
容量管理的作用[1]
容量管理在以下方面對進行合理決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1)需要更新的配置要素,例如:記憶體、存儲、處理器、通信線路、軟體。
(2)更新時機,例如:既不會因為容量不足而發生故障也不會過剩的時機。
(3)更新費用,例如:預測金額和時機,納入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