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貿戰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大經貿戰略是指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拓寬對外經貿的深度和廣度,實行以進出口貿易為基礎,商品、資金、技術、服務相互滲透、協調發展,外經貿、生產、科研、金融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對外經貿發展戰略。出口貿易發展戰略則包括出口商品戰略、市場多元化戰略和以質取勝戰略。
在進口貿易戰略中,主要提出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適當提高高科技產品、設備和原材料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大力發展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為了使中國的進口機制與國際規範儘快接軌,要根據改革和發展的需要,逐步開放國內市場,有步驟地開放金融、旅游、零售、商業、交通運輸、電信等服務領域,將關稅和非關稅措施降到最低的限度。
(1)從巨集觀指導與微觀操作兩個層次上,實現各項外經貿業務的滲透與融合,主要是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和其他對外經濟合作業務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實現商品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一體化協調發展。
(2)加強外經貿主管部門與國民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與配合,把對外貿易的巨集觀管理與國民經濟的巨集觀調控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3)加強外經貿行業與國內相關產業的結合,發揮對外經濟貿易對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升級、企業技術進步、資源有效配置等方面的導向作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促進國民經濟的有效增長。
(4)加強外經貿與工、農、技、商的結合,走實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道路。
大經貿戰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調動各方面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的積極性,按照國際經濟貿易的通行規則來管理和經營的高效益、高效率的具有較強的綜合整體競爭能力的外經貿發展戰略。
具體講,它覆蓋著社會各個方面所有的外經貿活動。這是適應我國對外經貿形勢發展變化的重大戰略措施,也是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的必然要求。
(1)轉變觀念。要從傳統的“小經貿”的局限中跳出來。
(2)轉變職能。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從微觀事務管理中解脫出來,變直接干預為間接巨集觀調控,變以行政手段管理為主為以經濟、法律手段管理為主,完善調控體系,加強立法與執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3)轉變工作方式。
(4)提高人員素質。我們必須瞭解國家經濟全局和相關行業的情況和政策,學習和掌握全面的業務知識,基本的生產、技術知識,成為複合型人才。
(1)有利於增進競爭,促進專業化協作和聯合,推動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
(3)有利於推動貿、工、農、技、商、銀等各類企業在微觀層次的聯合,適應規模經濟的要求
(4)有利於推動改革開放
“大經貿”戰略是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促進發展的重要戰略。這個戰略,是在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提出來的,它意味著,更進一步的改革將需要突破部門的、行業的局限,需要在整體配套推進;它意味著管理對象、手段、方式、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更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它還意味著全面發展我國經貿尤其是外經貿,需要有協調配合的制度和措施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