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經濟體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發展中經濟體是指是指工業化程度大幅度增長的經濟體。事實表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發展中經濟具有相當的影響作用。其中,發展中經濟的農業運行狀況和運行趨勢,在國際貿易中所具有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發展中經濟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快速增長;二元結構;資金短缺;農業困難。
狹義地講,在當代的經濟學概念里,“發展中經濟”,有別於那些尚處於農業社會後期的“次發展中經濟”,是專為那些進入工業化騰飛階段的經濟體所下的定義。經濟的持續增長甚至持續加速增長,是這類經濟體的首要特征。一般地,在這種增長剛開始時,增長的範圍通常很大,不僅新興的工業在快速增長,傳統的農業、甚至不少規模有限的傳統手工業也會隨之增長;而後,有些零星產業便會衰落下去,甚至消失,而那些國民經濟主產業卻將繼續保持增長,但由於增長速度和對國民經濟總增長的貢獻不同,而出現經濟地位的變化,從而使經濟體各層次的實際發展狀態出現較大差別,導致經濟結構呈現不平衡的發展,即各層次、各成分的行為呈現不平衡的運動。
現代發展中經濟的快速增長,明顯地與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事實相一致,即經濟增長與外貿加劇和農業小部門化進程加快相隨相伴、相輔相成。貿易加劇,導致發展中經濟都具有相當的開放性,自身的增長總是藉助於國際貿易,並儘可能地加強自己的進出口能力,以便通過國際貿易增進技術進步,縮小與經濟發達經濟體的實際差距。不管直觀的現象如何,甚至不管個別經濟當事人的主觀願望如何,經濟增長的實質,必然向著增強技術進步的方向前進。
圖1中,F1為工業部門的產出,FA為農業部門的產出。圖中,F1與FA這兩條曲線的形狀近似,前者始終在後者的上方,但隨著投入規模的不斷增大,兩者之間的距離卻在不斷縮短,這是因為F1的截距比FA的截距高,但FA的斜率卻比F1的斜率大,但總起來的結果,是F1有比FA高的綜合效率。這意味著,總起來講,工業部門比農業部門的效率高,主要在於部門平均技術水平的差距,即簡稱的技術差距,而在規模效率上,農業卻比工業高些。這在發展中經濟里也很常見。
在此所看到的,決定相對效率值大小的因素,是兩個可比的商家在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上差距的大小。其中,技術效率更為主要。從部門的角度來看,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的劃分,實際上是部門綜合效率的分解,因為規模效率是扣除了投入因數數量效果之後的效率,是因數質量提高的結果,即是由因數的功能一價格比所導致的技術進步,屬於技術效率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