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南華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usc.edu.cn/
目錄 |
南華大學坐落於中南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衡陽市,成立於1958年,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等10大學科門類的重點綜合性大學。
2000年,由原隸屬國家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政府的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衛生部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
學校占地面積3000餘畝,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港澳台一本招生,並招收外國留學生。在校學生37000餘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300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名。教職工2300餘名,其中教授350餘名,副教授800餘名。學校有直屬學院26個,4所直屬型國家三甲附屬醫院,13所協作型附屬醫院。
學校為全國一百七十五所具有教授、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之一,設有本科專業73個,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包括工商管理(MBA)、工程碩士、金融碩士、法律碩士、護理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臨床醫學碩士等79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和碩博連讀資格。
(一)中南工學院
1959年3月,在發展核武器和核工業的背景下,國家將原中南礦冶學院礦冶工程系等專業系遷至衡陽,組建衡陽礦冶工程學院。
1969年11月,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停辦。
1979年11月,衡陽礦冶工程學院復辦。
1983年1月,更名衡陽工學院,由核工業部和湖南省雙重領導,以核工業部為主。
1988年7月,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工業與民用建築、財務會計、電腦軟體和核電子學與核技術應用等五個本科專業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1993年6月,衡陽工學院更名為中南工學院。
1998年6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中南工學院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二)衡陽醫學院
195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籌建衡陽醫學院。
1958年6月,衡陽醫學院正式成立,開始招收公共衛生專業3年制專科生。
1959年6月,招收醫療專業5年制本科生。
1962年秋季,衡陽醫學院停辦,改辦衡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977年7月,恢復衡陽醫學院建制,招收醫療和五官科學專業5年制本科生。
1981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衡陽醫學院為全國首批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
198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衡陽醫學院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獲得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病原生物學、腫瘤學、外科學五個碩士點。
(三)核工業第六研究所
1962年6月,為適應鈾礦山地質研究、採礦研究、化學分析以及放射性儀器研製等需要,中共二機部黨組與江西省委在江西礦務局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南昌礦業研究所”,簡稱南昌所。
1966年,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一設計院的礦山設計部分與南昌所合併,成立二機部第三研究設計院,簡稱三院。
1969年,三院與二機部第一研究設計院的水冶設計部分合併,成立二機部第四設計研究院,簡稱四院,由南昌遷至衡陽。
1975年,在四院科研室的基礎上組建湖南礦山研究所,代號為湖南六所,又稱湖南鈾礦開采研究所。
1978年4月,5項科研成果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2年,更名為核工業部鈾礦開采研究所。
1983年,更名為核工業部第六研究所。
1988年,更名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
(四)南華大學
2000年3月27日,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南工學院和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南華大學。
2002年10月11日,核工業第六研究所、核工業四一五醫院併入南華大學。
2002年2月6日,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湖南省政府正式簽署協議,共建南華大學。
2003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南華大學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核技術及應用、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兩個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12月21日,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十一五”共建南華大學協議,南華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學院授牌。
2007年9月,國家人事部和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設立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13年12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共建南華大學協議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