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校賽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上校賽局[1]
上校賽局是一個兩人參與的零和賽局,參與者需要同時在一些對象中分配有限的資源,其最後的收益是單個對象收益之和。
這個博弈大意如下:一個上校同時需要在多個戰場(3個以上)與對手作戰,敵我雙方總兵力相同,但是在每一個戰場分派較多士兵的一方會勝利,贏了較多戰場的勝利的一方是最後的贏家。當然,敵方怎樣排兵佈陣,他並不知道。那麼,他該如何選擇在每個戰場投放多少兵力,以達到最佳效果?(每個戰場上至少存在1的兵力以牽制對手)
現在我們用最簡化的數字模型作為條件:你和你的對手都有6名士兵,都需要把他們投放到3個戰場,在每個戰場人數多者為勝,最後的勝負要看誰贏得較多的戰場(在這個模型中,只可能出現一種決出勝負的情況:2比1)。在這種隋況下,你該如何分配兵力?
因為這個模型非常簡化,所以得出正確的答案並不難。顯然,在總兵力只有6個,戰場只有3個的情況下,你的選擇也只有三種,分別是:(2,2,2)、(1,2,3)和(1,1,4),哪一種更好些呢?
把3種方案比較一下,很容易便可看出:
(1,1,4)對(1,2,3)平手
(1,2,3)對(2,2,2)平手
(2,2,2)對(1,1,4)勝出
很明顯:在這個博弈模型中,只有一種很明顯的情況能夠分出勝負,也就是一方選擇(2,2,2),而另一方選擇(1,1,4)。比較3種策略,(1,2,3)與另外兩種都打成平局;(1,1,4)最差,與(1,2,3)打平,敗給(2,2,2);而(2,2,2)的表現最好,與(1,2,3)打平,卻可以在遇到(1,1,4)時獲勝。這表明在這個模型中,最佳策略為(2,2,2)。當雙方都找到這個最佳策略時,只能出現一種結果(即納什均衡):雙方都選擇(2,2,2),游戲以平局告終。
有趣的是,當雙方都選擇了(1,2,3)時,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你選擇了(1,2,3),而對手選擇的是(1,2,3)或(3,2,1),你們將打成平手;可是如果對手選擇的是(2,3,1)或者(3,1,2),那麼將會出勝負——前者你輸,後者你贏。當然,只要你選擇了(2,2,2),就可以避免這種複雜情況。
如果將雙方的總兵力提高,游戲會漸漸變得更難分析。如果總兵力小於或等於12,還可以找到最佳策略,比如當總兵力為12時,(2,4,6)就是最佳策略;但如果總兵力數大於12,則不存在最佳的決定策略,而會出現一些策略“相剋”的連環套局面。
在上面的例子中,(2,2,2)明顯要好過(1,1,4),但是如果你因此得出結論:平均分配資源似乎是個好主意,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這不過是“上校賽局”最簡化條件下的一個特例而已。如果提高游戲的總兵力,或者增加戰場數,就可以發現“平均分配”並不是一個優勢策略,相反,在足夠多的戰場集中足夠多的兵力取得勝利,才是贏得競爭的正確思路——這其實也就意味著主動放棄在另外一些戰場的投入。
這個博弈可能會讓你想起一個歷史上發生過的真實例子,也就是“田忌賽馬”。在這個故事中,齊王的上、中、下三種賽馬都要比田忌的同等賽馬要好,但卻輸掉了比賽,這是因為孫臏採取了“下駟對上駟、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的巧妙策略,這就好比在“上校賽局”中齊王的策略為(3,2,1),而孫臏在得知對方策略的情況下採取了(1,3,2),所以贏得了勝利。從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明白信息的重要性,“上校賽局”的條件是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兵力部署,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勝負的天平就會傾向於一方。
- ↑ 白波.圖說博弈論 生存競爭中的策略游戲活學版.2009.第53頁
評論(共3條)
還有一個3,3,0的分配方式,比2,2,2要更加優勝,但是不能勝4,1,1和3,2,1,排列的順序也很重要,文中分析的還不夠詳細,當人數增多時,變數更加大,應該建立數學模型來進一步分析
MBA智庫是可以自由參與的百科,如有發現錯誤和不足,您也可以參與修改和編輯,期待您的參與~~
在游戲中當然選擇2.2.2最佳,不過是平局,誰也得不到比對方多一點利益。但是在企業和現實中,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須得放棄一個,我會選擇0.3.3 3.3.0,不過這樣分配還要看對方如何佈陣。因為游戲終歸游戲。在游戲中誰也不想輸和平局,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只能靠你如何識破對方的舉止和缺點才能贏。
還有一個3,3,0的分配方式,比2,2,2要更加優勝,但是不能勝4,1,1和3,2,1,排列的順序也很重要,文中分析的還不夠詳細,當人數增多時,變數更加大,應該建立數學模型來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