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dference Intake,DRI)
目录 |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指为满足人群健康个体基础营养所需的能量和特定营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养素的摄入量,它是在推荐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摄入量的参考值。评定标准可随科学知识的累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而有所变化,而且对于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也可有所不同,其目的在于更准确地指导各类人群获得最佳的营养状态和生活素质。当然,DRI也是为全民食物和食品生产计划、加工、分配、食品的强化,以及人群的营养教育等提供依据。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包括4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既是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的尺度,又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制订膳食计划的工具。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既是衡量所摄入的营养素是否适宜的尺度,又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制订膳食计划的工具。
由于实验科学及工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食物中有各种营养素,进一步理解人和自然,特别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们处于应激状态下特别容易显露出来。1740年,英国海军出发到北极探险,因缺少新鲜蔬菜、水果,引起一半人死于坏血病。这使人们认识到士兵口粮合理性的重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国已有明确的口粮要求,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指挥者知道膳食与成败有直接关系,制定士兵的口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联,曾明确提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并公布全球,这是一个全球性RDA的开始。限于历史条件,当时的RDA是很概括的,但有重要的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WHO作了许多努力,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对单个及各类营养素进行研究及探讨,提出面对全球的RDA,从而推动各国按照自己的国情订定推荐的膳食供给量或摄入量。就以美国而论,其食物与营养局在1941年开始为本国人民订定膳食营养素推荐供给量,至1943年公布,以后又根据研究成果和有效的论证材料,约每四年左右修订一次,至今已发行了十版。每一次修订,都根据营养科学研究的最新材料作为依据,增加项目,调整营养素的量值,扩大人们的视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益。
在中国为居民集团提供饮食指导,最早可追溯到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书中反复提到饮食和居室与健康的关系,其中在“素问”一章中明确指出:“药毒功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气味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论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只是当时不可能认识各种营养素的存在与作用。直到今天,我们在普罗大众的膳食中,还可以看到“素问”那一段话的影响。
1、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计算得到的。这一摄入水平能够满足该群体中50%的成员的需要,不能满足另外50%的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NI的基础。
2、推荐摄入量(ReconlIIlended nutrient intake,RNI),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人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这个指标是在健康食品或者产品中经常用作对照来显示产品的营养情况。
3、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应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l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 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一)设定营养素摄入目标
设定适宜的营养素摄入目标要考虑已经建立了DRIs的所有营养素。应当使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都在安全摄入范围之内,即都能达到各自的RNI或AI,而又不超过它们的UL。
(二)制订膳食计划
计划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制订事物消费计划,然后再根据事物营养成分数据复查计划的膳食是否满足了RNI和AI而又不超过它们的UL水平。如果有本地的食物成分表,最好根据当地的食物营养成分来验证计划的膳食能否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素。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用强化食品甚至用一些营养补充剂来保证特定营养素的供给。
- 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 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概率法(ProbabiJity method):这是一种把群体内需要量的分布和摄入量的分布结合起来的统计学方法。它产生一个估测值,表明有多大比例的个体面临摄入不足的风险。在群体内摄入量和需要量不相关或极少相关的条件下,这种方法的效果良好。概率法由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获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由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获得群体内不同的摄入水平及其频数。有了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资料以后,对每一摄入水平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摄入不足危险度;再加权平均求得人群的摄入不足的概率。
2、平均需要量切点法(EAR cut-off method):EAR切点法比概率法简单, 本法要求:观察营养素的摄入量和需要量之间没有相关;需要量可以认为呈正态分布:摄入量的变异要大于需要量的变异。根据现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假定凡已制定了EAR和 RNI的营养素都符合上述条件,都可以用本法进行评价。
EAR切点法不要求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只需简单的计数在观测人群中有多少个体的日常摄入量低于EAR。这些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来评估群体中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概率,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人群日常摄入量的分布可以用统计学方法调整每一个体的观测到的摄入量来求得。要对摄入量的分布进行调整只少要观测一个有代表性的亚人群,其中每一个体至少有连续三天的膳食资料或者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日膳食资料。
(1)用平均需要量(EAR)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在实际工作中,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
(2)用适宜摄入量(AI)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人群的平均摄入量等于或大于适用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不足的机率很低(以制定AI所用营养指标为依据进行判断)。当平均摄入量在AI以下时不可能判断群体摄入不足的程度。营养素的AI和EAR之间没有肯定的关系,所以不要试图从AI来推测EAR。
(3)用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日常摄入量超过UL以后,发生中毒的潜在危险增加。可以根据日常摄入量的分布来确定摄入量超过UL者所占的比例,超过UL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进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评估时,有的营养素需要准确获得各种来源的摄入总量,有的营养素只需考虑通过强化、补充剂和作为药物的摄入量。
(4)应用DRIs评估人群营养素摄入量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一般不能用于评估人群摄入量是否适宜。过去经常把平均摄入量和RDA比较,特别是当平均摄入量等于或大于RDA时就得出“本人群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了推荐的标准,因而是适宜的”的结论。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摄入不足的概率决定于日常摄入量的分布形态和变异程度,而不决定于平均摄入量。但是,对于大多数营养素来说为了要保证摄入不足者的比例很低,的确平均摄入量要超过RNI;而且,日常摄入量的变异比需要量的变异越大,则平均摄入量超过RNI也要越多才能保证人群中只有少数个体有摄入不足的危险。如果人群的平均摄入量等于RNI则人群中会有相当比例的个体其日常摄入量低于需要量,因为人群对某种营养素摄入量的变异一般总会大于其需要量的变异。
②不宜用RNI来评估人群摄入不足的流行。根据定义,RNI是一个超过人群中97%~98%的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假定人群的需要量呈正态分布)。如果用RNI作为切点来估测摄入不足结果必然严重的高估了摄入不足的比例。
③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资料评价人群摄入量评估人群的膳食, 营养素摄入必需有人群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资料,因而需要每一个体的定量的膳食资料。半定量的食物频数问卷资料一般不宜用于评价人群摄入量是否适宜。
1、以营养状况良好的乳母及生长发育良好的婴儿所摄入的母乳为依据,取得特定月龄的母乳量。分析母乳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从而求得营养素的需要量。这一方法是公认的一种合理方法,因为母乳本身是一种含均衡营养的全价食物,不会发生营养素间的干扰;在充足母乳喂养条件下的婴儿群体,可以取得多种营养素需要量基本的依据;
2、用生物学平衡方法,测得摄入量与机体营养状态的关系。摄入量与排出量相等的状态,反映二者处于平衡状态,摄入大于排出为正平衡,反之为负平衡;
3、在不同的摄入水平下,以生物化学方法,测量有代表性的组织中被测营养素的饱和程度,或是依赖该营养素的分子功能,如酶的活性,在特定摄入水平下是否满足生理要求;
4、研究某一特定营养素的摄入在长期处于低水平,甚至缺乏的情况下,从纠正这种不足,采用不同而又可控制的量做营养干预,以求出每日的需要量,进一步求出特定人群适宜的摄入量;
5、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准确观察特定营养素的摄入量与被观察人群的营养状态;
6、在某些情况下,不得已将动物实验的结果推论至人类,这个过程需要特别慎重。近十年来,由于稳定天然同位素的生产成本下降和使用的安全,加之生产无机和有机分子标记物已不是困难的作业,因而使得在人体直接进行代谢观察成为可能。1998年16届国际营养科学会中,提倡使用这种方法,因而可以说,这是上述多种方法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发展。
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群中多大比例的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底于其需要量?二是有多大比例的人日常摄入量很高,可能面临健康风险。要正确评价人群的营养素摄入量,需要获得准确的膳食资料、选择适当的参考值、调整个体摄入量变异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一、用EAR评价群体营养素摄入量
在实际工作中,评价群体摄入量是否适宜有两种方法,即“概率法”和“平均需要量切点法”。
1.概率法:实际上有了人群需要量的分布资料以后,对每一摄入水平都可以计算出一个摄入不足危险度,在加权平均求得人群的摄入不足的概率。
2.切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营养素的摄入量和需要量之间没有相关;群体需要量的分布可以认为呈正态分布;摄入量的变异要大于需要量的变异。EAR切点法不要求计算每一摄入水平的摄入不足危险度,只需简单得计数在观测人群中有多少个体的日常摄入量底于EAR。这些个体在人群中的比例就等于该人群摄入不足个体的比例。
3.对摄入量的分布资料的调整:用任何方法来评估群体中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概率,日常摄入量的分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为获得此资料必须对观测到的摄入量进行调整以排除个体摄入量的日间差异(个体内差异)。经过调整后的日常摄入量的分布应当能够更好的反映个体间的差异。要对摄入量的分布进行调整至少要观测一个有代表性的亚人群,其中每一个体至少有连续三天的膳食资料或者至少有两个独立的日膳食资料。
二、用适宜摄入量(AI)评估群体摄入量
当人群的平均的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等于或大于该人群的营养素AI时,可以认为人群中发生摄入不足的几率很低。当人群的平均的摄入量或中位摄入量在AI以下时,则不可能判断群体摄入不足的程度。营养素的AI和EAR之间没有肯定的关系,所以不要试图从AI来推测EAR。
三、用UL评估群体摄入量
UL用于评估摄入营养素过量而危害健康的风险。根据日常摄入量超过UL者所占的比例,日常摄入量超过UL的这一部分人可能面临健康风险。
- 不宜用平均摄入量来评估人群摄入水平
- 不宜用RNI来评估人群摄入不足的流行
- 不宜用食物频数问卷评价人群摄入量
- 要特别注意能量与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