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阶级斗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阶级冲突)
李自成起义
放大
李自成起义

目录

什么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自由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看来,是指阶级冲突。对马克思恩格斯而言,迄今为止所有存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原始社会除外)。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概念和血缘没有关系,也和上、中、下的社会阶层无关,而是指“经济地位”。他认为阶级归属是由自己和生产手段的关系决定。

阶级斗争的本质

  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协调好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必须实现人力价值资源在各阶级之间的合理分配。阶级斗争的客观本质:就是各个阶级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经济、法律、伦理、军事和政治的手段,重新调节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中,军事战争和暴力革命是在阶级矛盾达到高度激化状态时才采用的最后手段。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在根本上是围绕着社会价值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进行的,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劳动力生产资料之间的利益分配私有制社会里,基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资料,被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劳动力。当分配给生产资料较多的价值资源时,就会损害劳动力的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这时,被统治阶级就会反抗基层统治阶级的压迫;当分配给劳动力较多的价值资源时,就会损害生产资料的利益,基层统治阶级就会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由于利益分配的决策权和决策执行权通常掌握在基层统治阶级手中,被统治阶级总是得到较少的利益份额,只有不断地进行阶级斗争才能得到相对合理的利益份额,因此被统治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通常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利益分配。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在私有制社会里,中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关系,被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生产力。当分配给生产关系较多的价值资源时,就会损害生产力的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这时,被统治阶级(有时会联合基层统治阶级)将反抗中层统治阶级的压迫。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利益分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私有制社会里,高层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上层建筑,被统治阶级通常代表着经济基础。当分配给上层建筑较多的价值资源时,就会损害经济基础的利益,进而损害全社会的利益,被统治阶级(有时会联合基层统治阶级和中层统治阶级)将反抗高层统治阶级的压迫。

  在私有制统治政权建立的初期,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利益分配通常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这样,这种统治政权才可能建立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和拥护。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统治政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在不同程度上的封闭性和僵化性,导致社会价值资源的分配或再分配越来越趋于不合理,阶级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导致旧统治政权的覆灭。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土地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土地的租息与国家的赋税直接地决定着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利益分配份额,间接地决定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利益分配份额,还间接地决定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利益分配份额,因此是阶级斗争发生和发展的主导因素。当出现自然灾害时,如果租息与赋税不变,就会相对地恶化三个方面的利益分配关系,使之朝着不利于劳动力,不利于生产力,不利于经济基础的方向发展,当这种恶化程度超过被统治阶级的承受极限时,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和暴力革命。

阶级斗争的形式

  阶级斗争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阶级斗争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和成熟程度。就阶级斗争发展程度最为充分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可区分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

  1.经济斗争

  经济斗争是工人为实现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的要求而向个别资本家进行的斗争。罢工是经济斗争最重要的手段。工会是在这种斗争中产生的无产阶级最初的组织形式。经济斗争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形式,起着动员、组织教育工人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着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过程。但是经济斗争并不能触及资本主义剥削的根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必须开展政治斗争。

  2.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包括从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开展无产阶级自己独立的政治活动,到夺取政权的广泛领域,斗争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治斗争要求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整体投入斗争,通过斗争维护和实现无产阶级整个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建立自己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即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斗争是比经济斗争更高形式的阶级斗争。

  3.思想斗争

  思想斗争或理论斗争也是无产阶级斗争不可缺少的形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思想斗争方面的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工人群众,使他们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摆脱和抵制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并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战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政治斗争为核心的三种基本形式在阶级斗争的实际进程中互为前提、互相渗透,形成阶级斗争的更为具体多样的形式,诸如隐蔽的和公开的、和平的和非和平的、议会的和非议会的等等。无产阶级只有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才能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阶级斗争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被剥削、被统治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夺取政权,才能运用政权的力量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有时被剥削、被统治阶级所进行的斗争虽然没有根本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但由于他们在斗争中所显示的力量,迫使剥削阶级不得不进行某种改革,作出某种让步,也在不同程度上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导致社会的进步。

  历史上进步阶级战胜反动阶级的过程实际上是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是旧社会向新社会形态过渡的过程。在这一斗争过程中,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历史地位,具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历史作用。没落的、反动的阶级所进行的种种活动阻挡着历史的前进;只有新生的、进步的阶级所从事的阶级斗争才真正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社会变革的杠杆,只是为生产力发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条件,生产的实际发展还必须通过生产活动本身来实现。

阶级斗争的规律[1]

  概括起来,阶级斗争的规律有这样几条:

  第一,阶级斗争总是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阶级q争根源于经济领域和物质利益领域,所以阶级斗争总是从经济领域开始。这也与一个具体阶级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阶级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后来的样子。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先出现一些在物质生产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在生产中处于对立地位的人们在经济领域中各自进行着互不相干的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们慢慢地认识到了他们之问的相同的利益,逐渐联合为一个彼此之间有密四联系的社会集团——阶级;提出了共同的经济要求.一直发展到进行集体斗争。实际上,共同的经济要求就带有政治的性质了。后来,发展到对政治性权利的要求。最后,是对国家政权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第二,一般地说,作为阶级斗争的政治斗争都由意识形态斗争发展到武鞋斗争

  第三,阶级斗争的中心和直接目的是政权问题。对于阶级斗争的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这样表述的:“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如果说在唯物史观的创立时期创始人的表述还带有较为浓厚的学术理论色彩,当后来创始人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就用标准的政治术语来表述这一规律了。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写道:马克思证明.“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仅仅是社会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后来他又指出:“在阶级反对阶级的任何斗争中.斗争的直接目的是政治权力”。很明显,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剥削阶级只有取得并巩固丁政权,才能保持并巩固自己的剥削地位,而被剥削被统治阶级只有夺取并巩固了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推翻一切剥削制度。一切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政权问题进行的,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第四,阶级斗争的“荡板”规律。恩格斯在晚年总结出了阶级斗争的这一规律。他在1892年4月指出:“为了获得那些当时已经成熟只待采摘的资产阶级的胜利之果,也必须使革命远近超越这一目的,就像法国在1793年和德国在1848年那样。显然,这就是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之一。”“在这种极端的革命活动之后,接踵而至的是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也同样超出它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的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今后发展的新起点。”1895年恩格斯叉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实际上情形太多是这样:第一次胜利的成果,只是由于较激进的一派取得第二次胜利才会巩固下来;一旦达到这一点,从而得到眼前需要的东西,激进派及其成就又从舞台上消失了。从17世纪英国大革命起的近代一切革命,都显示了这些似乎是与任何革命斗争分不开的特征。”他还进一步指出:“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自己解放的斗争也具有这些特征”。恩格斯的这两次论述,前面从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后面从革命势力内部不同派别的斗争的角度,阐述了阶级斗争类似钟摆或秋千那样的运动规律,可以简称为“荡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在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具有这些特征,即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此,这一规律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一国国内的阶级斗争,总是和国际性的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在中世纪以前还不很明显,而在近现代,则是非常突出的。例如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法国大革命以后法国和反法同盟的战争.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等等。在这些斗争中,不但一国国内的阶级斗争和国际的阶级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有时候一国国内的斗争的胜负,还被国际的斗争所决定。

参考文献

  1. 孟庆仁.论阶级斗争的实质、规律和当代特点(A).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Lin,Tracy.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阶级斗争"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M id 35171c4d8c7f8a5d095f2b7a8c1966e8 (Talk | 贡献) 在 2023年1月30日 21:41 · 浙江 发表

就阶级斗争发展程度最为充分的资本主义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