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策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运输策略是指根据影响配送运输成本的经济因素和配送运输合理化的目标,制定相应的配送运输策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通过合理的安排,完成运输任务;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系统的绩效;
——减少运输车辆的数目;
——提高运输系统的可靠性。
运输策略分为自营策略和外委策略、装车策略、运输计划安排策略、空驶控制策略等。
运输应看做一项劳动密集、能源消耗高及投资度力大的部门。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往往会出现单程重车、单程空驶的不合理运输。对一个运作良好的大企业来讲,需要购进一定数量的车辆,使其载重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是缓解企业运输压力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但如果货物运量较低,则必然要承受很高的投资压力和较高的运输成本。因此,在1997年,许多德国的企业把85%的运输任务交给了专门承运商,让承运商协同配送。
1、装载顺序策略。装载顺序策略是处理供货任务、安排装运的指导方针。具体的策略有:
(1)先到先装策略(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d)。把运输方向一致或交货地点相同的装卸单元按照运输单元的先后顺序,填充到运输单元中,允许运输单元中有空余空间。
(2)填充度最大策略。场站中,当运输方向一致或交货地点相同的装卸单元到达后,若其总体积不能使运输单元的填充度达到最大,可不再按到达顺序整理装卸单元,只要使填充度到达最大就行。
在执行填充度最大策略时,车辆的平均满载率要大于先到先装策略,所需要的运输工具数也要小于先到先装策略。
执行填充度最大策略可使车辆的运输能力得到最大发挥,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降低运费的目的。但前提是必须预见到货物装车顺序变化后,所装货物能否满足下一节点的理货和集货缓冲的要求。采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
装车顺序策略还可分为目的地策略和加载策略。
目的地策略包括如下两种:
(1)目的地唯一装载策略,指一台运输工具所装的货物,目的地相同;
(2)目的地复合装填,指一台运输工具所装的货物,目的地不同,但均在一次运输计划所规划的运输线路上。进行目的地复合装填的前提条件是所装填的货物需按送达的目的地逐一装填,且符合卸车顺序。
加载策略包括如下两种:
(1)途中不加载,只是完全空的运输工具才能装填新的装卸单元;
(2)途中加载,当运输单元的装填量小于额定的装填量时,运输单元只是部分装填,因此,可在途中加载。途中加载的前提是加载货物的运输方向与其他货物相同,且卸货时可在卸货点方便取出。
2、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策略。根据运输计划,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利用。采用这个策略可以实现载运工具最少的目的。
运输计划安排策略分为如下两项:
(1)最短路径策略,指在运量一定、目的地一定的情况下,使运输路径最短,从而使运输时间最短和运费最低;
(2)运输计划策略,指对于预测的货运量,按运输路程最短、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则,制定相对稳定的运输计划。
对于简单的运输系统,通过比较运输路线的长短、运输单元的填充率、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可以很快得到最优运输计划。对于复杂的运输系统,实施运输优化有一定的难度。
在运输系统中总有一些没有载货或载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运输工具,从而使系统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这种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空驶控制策略。可行的空驶控制策略有:
1、目的地唯一策略。每台运输工具载货只到一个固定目的地卸货,通过最短运输路径,空车返回到下一个有货待发的场站,在那里装货。
2、复合运输策略。在目的地卸完货后的空车,就地装货返回。
3、最少策略。在目的地卸完货后的空车,如有货待运,不管货物的目的地是否是计划规定的节点,就地装货;如果无货待运,驶向下一个最近的场站,在那里等待货物。
4、固定运输计划策略。不论运输工具满载或空载,均按以预测为基础的运输计划发车。
5、“旅行商策略”。选择一条封闭的、合适的路径遍历所有节点,使出发点和终点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