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认知干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认知干预

  认知干预指通过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的认知思维模式来影响个体的(运动)行为水平的各种主动措施。

认知干预的手段

  1977年罗斯(Ross,L.)认为,至少有三种主要手段可以引起信念系统发生改变。

  (1)使信念不能获得证实(disconfirmation),将那些与信念矛盾相反的证据放到个体面前,从而导致个体对其信念发生怀疑和动摇。

  (2)概念重建(reconceptualization),给个体提供另一种可以解释其观察和经验的概念系统,从而取代个体原有的信念。

  (3)内省或顿悟(insight),即促使个体理解他的信念形成的过程,人们推测重新认识信念过程的不合理性可以引起信念的修正。除了上述三种途径之外,还有一种强调重复(rendall,P.C.)的手段,如自我指导训练(SIT),这种手段对主体认为信念是否真实影响较小,但重复的结果使个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产生一定想法的可能性增加。肯德尔(Kendall,P.C.)等认为认知障碍应区分为认知歪曲和认知缺陷两类,罗斯(Ross,L.)所说的三种手段是改变信念歪曲或错误的最有力的过程,而重复的手段可能对认知缺陷更为有效。临床证据显示,成人发生抑郁症时,确有信念歪曲,适用罗斯的三种主要手段。

  学龄前冲动性儿童,可以发现认知缺陷,缺少适当的认知中介因素,主要应采取重复的方法以纠正认知缺陷。

认知干预的方法

  元认知干预为例

  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的认知干预绝不是认知疗法中所理解的认知。认知疗法中所说的认知严格说不是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度意义上的认知,而是区分于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而从认知角度进行治疗的认知。它和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没有多大关系。

  而元认知干预技术中的元认知干预,采用的主要是把美国认知心理学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加工心理学派学习理论的成果引进了心理诊断和治疗领域。它通过对知识分类思维关系的重新解释研发控制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思维的临床技术。这一技术很有用,它可以解决抑郁症患者、刚刚治愈的强迫症患者将来一定遇到什么情况,到时一定想什么和如何想、如何做的问题;也解决了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记、如何想、如何做的思维问题。由于许多学习心理治疗的人很难学懂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新知识内容,所以常常混淆了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导致了诊断治疗上的低效现象。

  元认知概念从定义上理解也许并不算难,但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设计中,要真正理解和运用元认知概念,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想不下功夫理解概念看一眼或听一堂课就什么都懂,肯定是有问题的。

  另外,元认知干预技术强调的是对人类心理的整体结构的理解和干预设计。只有对一个人的认知、元认知、潜意识思维和行为情绪情感、信念等许多因素及其整体系统关系都准确诊断的基础上,才可能高效地诊断和高效地治疗。这需要一个练习过程,需要一个把新学习的知识在大脑中自动化的过程才行。否则,一到临床上就会混淆关键概念,在治疗方法上退回到旧的方法上去,导致治疗的低效。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认知干预"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