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消费货币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职务消费货币化是指将公务人员履行国家某一特定职务活动所需的财力和物力消费,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某些特定的财力和物力消费,通过比较科学的测算方法,按照额定管理、动态管理、公开科学的测算方法,按照定额管理、动态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按年核定不同职别特定职务消费水平,量化到个人,实行总额、超支按比例分担,节余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一种公务人员自我约束和控制的一种职务消费管理方式。
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就是将各级领导干部及各级公务人员的职务消费进行货币化改革,使职务消费公开化。与传统职务消费相比,职务消费货币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1.消费主体的具体化。传统的职务消费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和具体的指标控制。以招待费为例,正所谓“招待费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以后,消费主体确定到具体的领导者个人,其消费表现为领导者的个人控制行为,从职务消费货币化本质上讲,仍是集体行为或公务行为。
2.消费额度的定量化。传统的职务消费没有具体定额,消费多少报多少,所有职务消费在财力许可下都予以满足。职务消费货币化以后,将职务消费定量、定额化,包干到个人,消费额度受到限制,而且还要接受不同形式的监督。
3.消费形式的货币化。传统的职务消费行为,有些为货币形式,有些为实物形式,如用车。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以后,职务消费行为全部以货币化形式表现出来,实行按人按次按月或按季结算,并将消费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4.消费程序的简单化。传统的职务消费原则上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且这一审批权集中在单位主要领导手上,其他班子成员往往是有职无权。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后,资金支配权归干部个人所有,个人在核定的消费额度范围内,按照确定的公务消费对象和范围自主决定消费形式。
- 张阿莉.浅谈职务消费货币化(A).粮食知识.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