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经营边界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经营边界

  经营边界是指市场的局限性,实行拓展经营边界的主要方式为增加经营品种以及新品种的生产经营

经营边界的理解[1]

  1.“边界”一词可以理解为事物静态概念的包含或动态活动的界限。例如,企业边界指的是企业在纵向与横向上和市场相区分的涵盖以及企业内部委托—代理活动和外部市场交换活动的界限。当然,在现实中由于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是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的程度),企业边界往往是模糊的。根据“边界”一词的本义,从可考虑因素(可以并值得控制的因素)和不可考虑因素(不能或不必控制的因素)的区分出发,笔者将企业经营边界定义为: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和战术方案的制定中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具体实施决策和方案时的经营操作范围。比如,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边界几乎只有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包括产量指标、成本指标、利润指标等),而供求、价格竞争风险融资等方面的市场信号几乎不进人企业决策范围。从企业经营实践的运作来看,经营者对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安排主要致力于定期或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数量指标,当然一定程度上还有其他方面的追求,比如先进工作者、质量标兵、劳动模范、红旗手等。企业(包括决策者员工)的经营动力主要源于上级计划的压力或本身对某种精神荣誉的追求或思想上的奉献理念,而现实中搭便车磨洋工等团队工作的弊端充分证明传统体制下企业经营的动力是微弱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某种物质利益关系没有被纳人企业的经营边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都没成为企业经营的可考虑因素,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2.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经营边界包括两个方面,即静态的经营边界和动态的经营边界,前者是指经营者在决策权衡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受制于一定的经济体制,从而受制于一定的经营观念。后者则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过程中的经营操作范围,尽管它也受到某种经济体制和经营观念的约束,但同时也表现出实践操作的相对灵活性。还以我国的传统体制为例,那时就有很多农民把集体耕作当成一种休息,而下班后,甚至在月光下搞自己的自留地工人可以用在国有工厂里学到的技术搞点“家庭作坊”,未完成计划指标的企业领导则可以通过关系去“完成”计划,这些“越轨行为”所反映的就是企业动态经营边界的弹性,即经营边界的相对灵活性。也正是这种弹性冲击着已有的制度与观念,以致新的制度与观念的产生。而新的制度与观念形成以后,必然又伴随着与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静态经营边界,如此反复,制度、观念与经营边界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中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向更高层次发展。很显然,企业(动态的)经营边界推动经营观念的发展,经营观念的提升反过来又导致企业(静态的)经营边界的延伸。

  3.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竟争性和开放性,企业的经营边界的相对灵活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是经营边界在时间上的变动性,这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在时间上的权变性质。市场上的盈利机会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只是一瞬间的事,商机在不断地创生,又不断地消逝,这便要求企业不时地调整其经营边界,以适应市场行情的时间变化。从而,企业经营边界在时间参照系中便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变动性。二是经营边界在空间上的伸缩性。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这就不仅要求企业经营边界要突破国内的地方保护,更重要的是要突破国际间的贸易保护,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权衡利弊得失,根据整体战略布局的要求,对经营边界在空间上作统筹性的调整,或扩展,或收缩,以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是企业经营边界在空间上的伸缩性。三是经营边界的交叉渗透性。这是特指两种不同的经营观念在更替过程中,企业经营边界所表现出来一种混合性质,即它既孕育着新观念的产生,同时又带着旧观念遗留下来的某种印记,实践中很难辨出它究竟是处于哪种经营观念的支配下之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说它市场化,它却受到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种种约束;说它计划化,它又确实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者说,企业同时经营着政府和市场,这时,企业经营边界便表现出一种交叉渗透的性质,我们很难找到一种能与之基本吻合的特定的经营观念。正是因为企业经营边界具有上述三个方面的性质,我们才可以说它始终是开放的,与其说它是个概念,不如说它是个动态的过程。

经营边界的扩大

  经营边界扩大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生产经营的产品市场边界扩大,二是生产经营的产业范围扩大,三是产品的地域边界扩大。经营边界扩大意味着规模扩大,从而产生规模不经济,建立企业集团则是一种既能扩大规模,又能保持在新的经营边界获得规模经济的基本形式。

  其扩大经营边界的途径包括:

  1.通过控股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将新产品的生产经营纳入控制支配之下:

  2.通过持股或融资形式,以相对更少的资金投入将新产品的生产经营纳入其一定程度的控制之下:

  3.通过人事结合方式,施加自己的经营意志,争取产品发展的主动权:

  4.通过业务结合方式,充分利用原有产品的前后辐射效应,进一步拓展经营边界。

参考文献

  1. 李陈华.从企业经营边界看经营观念的演进[N].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0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营边界"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