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经营审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经营审计(Managerial Audit)

目录

什么是经营审计[1]

  经营审计是指对一个经营单位或一个完整的组织的综合审查,用以评价其制度、控制和以管理目标衡量的绩效。

经营审计特点[2]

  经营审计是经济性、效率性、建设性的审计, 经营审计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其任务是揭露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探求堵塞漏洞、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经营审计的目标[1]

  经营审计经常是由内那京计师为他们的组织进行的,经营审计报告的使用人是各级经理,还包括董事会。最高管理当局需要保证—个组织的每个部分都在为达到组织的工作。例如、管理部门需要:

  • 评估与管理目标或其他适确标准有关的单位绩效。
  • 保证它的计划(目标、方案、预算和指标的说明中提出的)是全面的理解。
  • 客观倍息。包括其计划和方针在各个经营领域执行的情况和提高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的机会。
  • 经营控制弱点的信息,特别是资源浪费的情况。
  • 保证所有经营者报告都可信赖,可放心地作为采取措施的根据。

  政府审计师。如会计总署录用的那些审计师,进行内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实施的政府规划项目的经营审计;经营审计特别适用于政府项目.因为那些项目的效果性不能按利润评价,而必须用不同因素来衡量,如重新安家数目,重新就业人数,或环境条件改良的程度。除内部审计师和政府审计师之外,CPA事务所通过它们的咨询服务部为客户进行经营审计。

经营审计的一般方法[1]

  经营审计步骤可定为:

  (1)目标定义

  目标定义广义的经营审计目标通常包括评估一个特定组织、职能或一个组织的绩效的意图。但是、这个广泛的表述必须明确规定审计的范围祁报告的性质。审计师必须特别确定要加以评价的方针和程序以及它们同组织的特定目标关系如何。

  (2)熟悉情况

  熟悉情况在开始经营审计之前,审计师必须时被审单位的目标、组织结构和经营特点获得一个综合的了解。熟悉情况的过程,可从研究组织图、分配职能和责任说明、管理方针和指令以及经营方针和程序开始。在这一阶段,审计师可阅记已发布的有关问题的材料,尽可能了解它们所起的作用。审计师掌握了这种背景信息后,可以巡视组织设施,会见主管人员,确定他们的具体目标。用于衡量完成这些目标的标准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巡视中,审计师试图使自己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正在执行的功能作用,特别要从管理责任和控制的观点去看。审计师对组织的了解要用问题调查表流程图和书面文字记录下来。

  (3)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审计师关于业务经营和潜在问题的关键方面的切步结论概括为审计师的初步调查,这个调查可用做确定审计方案的指导。

  (4)制定方案

  制定经营审计方案:是为各个合约特别制定的。它包括审计师认为评价组织经营所必需的所有测试和分析。根据审计工作的性质和难度分配适当的人员去从事合约业务,其工作要列入工作表。

  (5)现场工作

  现场工作阶段是执行经营审计方案,审计师选择要复核的项目,确定程序是否适当,其执行是否令人满意。正如财务相关审计一样,审计师要经常从记录中选择代表性的样本加以检查,确定是否遵循正确的程序,发现所遇问题的性质和范围。在其他情况下,他们可能采取询问或直接观察,彻底搞清楚雇员们是否理解下达的指示并且正在进行他们需要做的工作。

  分析是现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组织的实际绩效要与多种标准比较,如预算、生产率目标或类似单位的绩效。这种分析为审计师提出改进效果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建议提供依据。

  每个阶段的现场工作完成时,审计师要总结成果,并评价所搜集的资料。那些看起来是重要的缺陷,要与有关督导员讨论:虽然现场讨论的最初目标是确定已获得的有关事实,但经常可以在此时采取纠汇措施。

  在现场工作时,审计师要将计划、收集的证据、分析、解释和审计结果记录在工作底稿上。审计工作底稿应该单独保存,用以支持审计报告

  (6)报告审计结果

  报告结果在现场工作最后结束时,审计师应该总结与审计基本目标有关的审计结果。报告包括建议该单位改进的经营方针和程序以及不够恰当的现行方针和程序的情况一览表。在完成报告草稿之后,他们应该安排一个总结会,同所审业务有关的所有人员一起复核审计结果。这个会议保证审计师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说法;如果有关于某些事实的问题,应该做进一步调查,直至解决所有疑问。如果遗留对事实解释的严重分歧、通常最好是将两种解释都披露在报告上。这个会议还提供一个机会,让涉及到的管理部门考虑和对揭露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各项审计结果、一份完整的报告应该描述:

  • 用来评价活动的标准;
  • 存在的情况(即问题);
  • 原因;
  • 结果;
  • 改进的建议。

  (7)追踪

  追踪是经营审计工作的最后阶段是追踪行为,以保证审计报告披露的任何缺点都得到满意的处理。追踪的责任可交给直线管理的组织或职能部门,但最常见的是由审计部门负责。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师认为在一定合理的时间后进行简要的重审是可取的,可保证所有重要的建议都被贯彻执行。

经营审计与财务审计[2]

  经营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审计的组成部分。经营审计同样要遵循公允性、独立性的审计准则。经营审计同样要审查财务审计的对象,并根据财务审计的结果来进行审计。

  经营审计和财务审计也有很大区别:财务审计的重点在于对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进行稽核,而经营审计则侧重于审蛮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证实财务资料的合法性相真实性,并提出批评性意见,经营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建设性建议;财务审计的范围主要是查帐,而经营审计范围不仅包括查帐,而且包括查效益、查管理。

经营审计范围界定的必要性[1]

  经营审计到底对企业的哪些活动进行审计,这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发挥以及整个内审工作的有效性。

  1.经营审计范围的正确界定是经营审计保持独立性的要求

  在理论上对经营审计范围的认识不足限制着其独立性,这使审计人员处于一个两难的地位,使内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无法客观公正地办理审计业务。同时由于审计范围的不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将受到影响,隶属级别越低的内审机构其独立性也越差。

  2.经营审计范围的正确界定是经营审计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

  经营审计的范围界定不清就无法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内部审计仅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以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发挥保护性制约性作用。而现代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得为其服务,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因此经营审计要以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为依据,明确其审计范围和职责,才能充分发挥其鉴证、评价和建设职能。

  3.经营审计范围的正确界定是确定内审工作重点的依据

  传统的内部审计的范围是财务会计方面,其审计重点是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的范围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财务审计,它不仅要包括财务方面的审计,还包括非财务方面的审计,所以其工作重点放在改进管理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建设性审计上。

  实践也证明,没有清楚的范围界定,经营审计工作也无法正确、正常地进行并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经营审计范围界定的理论分析[1]

  1.从经营审计的界定、目标来分析

  一般认为,经营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效益性和有效性(3E)的审计,其目的是检查和证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促进其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3]。因此经营审计更侧重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资产运用效率与效果的评价与审计,仅仅审计和评价财务会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控制是不能达到其目的的,这就决定了经营审计的范围应该包含整个内部控制评价及企业经营活动全部过程各要素的利用情况审计等,以满足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2.从受托责任的角度分析

  审计是受托责任产生的需要,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由于受托责任有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之分,所以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的重认定、报告,就有财务审计和经营管理审计之分。由于传统的以财务审计为主的内部审计并不能直接满足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现代企业经营审计必须同时包括对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经营管理责任方面的审计,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

  由于内部审计的范围是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及完成指定责任过程中的工作效果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4]。而内部控制又包括会计控制管理控制,其中会计控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性等有关,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管理控制着重于经营上的控制,与会计记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会间接影响会计记录,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经营的效益性、效率性和经营性。因此经营审计不仅要对会计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同时也要注重对管理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

  4.从非会计业务审计的角度分析

  会计业务是涉及会计报表要素和相关资料的变动或数据增减的业务,那么非会计业务应该是属于企业经济活动、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但不涉及会计报表要素和相关资料的变动或数据增减的业务。从近年的审计实践来看属于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混乱的现象在明显减少,而属于非会计核算的问题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80%属于非会计业务。因此经营审计不仅包括对会计业务的审计,同样更要重视非会计业务的审计。

  5.从财务审计的角度分析

  经营审计包括财务审计也包括非财务审计,但经营审计中涉及的财务审计与单纯的财务审计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财务审计主要是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检查,其重点是财务收支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而经营审计则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或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6.从管理审计的角度来分析

  对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的区分,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经营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阶段,而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更高阶段[5],因此管理审计包括经营审计。另一种认为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构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它们是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本人较为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在实务中经营审计与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与重点是不相同的,经营审计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更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审计主要是对组织的目标、程序和策略等所进行的综合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其审计重点是管理素质,或者说管理审计是一种高层次审计。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经营审计的主要对象应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产供销)及各生产要素的开发利用,其目标是审查业务经营过程的合理性及生产要素的开发利用情况,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范围不仅包括对受托会计责任、会计业务和会计控制的审计,也包括对经营管理受托责任及非会计业务和经营管理控制的审计。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美)O.雷·惠廷顿(O. Ray Whittington),(美)库尔特·帕尼(Kurt Pany)著,萧英达等译.审计与其他保证服务[M].ISBN:7-111-12268-2/F239.0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2.0 2.1 周舜臣,李凤鸣主编.实用审计手册[M].ISBN:7-212-00012-4/F239-62.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11
  3. 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179-180
  4. Richard L. Ratliff .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9-120
  5. 朱荣恩.审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92-31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鲈鱼,KAER,连晓雾,Mis铭.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经营审计"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23.104.6.* 在 2016年1月11日 10:56 发表

挺多错别字的呢。

回复评论
182.106.212.* 在 2017年1月10日 10:17 发表

经营审计的特性没有吗?

回复评论
112.111.62.* 在 2019年12月1日 21:57 发表

非常感谢!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