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6个条目

精神暴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精神暴力(Mental Violence)

目录

什么是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Mental Violence) ,指的是互动双方在产生冲突时,一方,即暴力实施者(the Exe-cuter of Mental Violence)不是直接侵犯对方,即暴力承受者(the Victim of Mental Violence)的身体,其损害事实也并非表现为躯体的损害、生命的丧失,而是无视对方可能因此引发或者已经引发的不良反应,有意识地采取一种非常态的行为,包括不合作、孤立甚至攻击性的语言来破坏对方对行为的正常期待或者干扰对方的正常行为取向,由此在对方精神上、心理.上造成刺激、伤害等一种无形损害。其损害事实主要表现为导致他人痛苦、愤恨委屈等不良情绪及缺乏理性选择行为方式的可能性而因此构成精神上、心灵上的创伤。

  精神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精神施加暴力,而使被害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肉体暴力之外的另一种暴力。这种暴力作为武器,代替不宽容的心将愤怒投射到我们身上,它不能够把我们打得鼻青脸肿,但足以让我们的心灵受伤。具体的行为有,言语的威胁,污辱,诽谤中伤,无视,伤害自尊心等。也许心灵的伤和肉体的伤一样,忍忍也就疼过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已经逐渐了解到,选择婚姻就应该同时选择在婚姻中学会忘记,对不宽容的人和事宽容。

精神暴力的行为

  1、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

  2、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具、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的;

  3、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

  4、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工作生活的。

精神暴力类型[1]

  1、家庭精神暴力   近年来,国内调查发现,精神暴力在家庭暴力中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有的地区已占到70%以上。中国法学会关于全国家庭暴力现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发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会出现夫妻双方互不理睬的现象: 30%会出现一方负气摔门而去或摔东西的行为: 48%会出现互相辱骂的现象。另外,在知识分子家庭中冷暴力也日趋增多,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相互表现得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漠不关心、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

  家长对孩子施加精神暴力往往是不经意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的附属品,如何教育任由自己,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一旦孩子无法满足他们过高的期望,就讽刺挖苦、恶言辱骂。

  2、校园精神暴力

  老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包括: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漠不关心:一味批评,教育变教训:动辄以吓唬、威胁的语气来批评学生:一些教师还肆意侵犯学生的隐私,如私拆信件、查阅日记、私翻书包等。

  3、职场精神暴力

  职场精神暴力2008 年9月某人才招聘网站进行了职场精神暴力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81%的职场人曾经遭遇过职场冷暴力,而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其中,精神上的漠视和打压、逼人自动辞职以及精神虐待排在了前三位。70.1 %的人表示,职场冷暴力来自于领导,其次是来自于同事。主要表现为:不切实际的工作安排;一旦出现错误时过重地指责和批评:还有一种相反的表现就是架空:尽量不用你,尤其是重要工作不会派给你,让你受尽冷落、感觉空虚,逐渐自我否定;有意识地漠视,在应该有工作联系的过程中,故意疏远和漠不关心,把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或者虽然语言上有交流,却是冷言冷语、讥讽挖苦。

  5、网络精神暴力

  网络精神暴力如今, 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精神暴力也有蔓延的趋势。如果说青少年“爆吧族"还只停留在虚拟空间的相互攻击、口诛笔伐,那么“人肉搜索”就已经将网民肆意的道德审判直接介入到了当事者的真实生活。我们不能否认"人肉搜索”在舆论监督上发挥的巨大威慑力,但由于管理和素质两方面的缺失,讨批评常常演变成恶言谩骂,甚至歪曲事实、造谣中伤,给当事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将虛拟世界的暴力蔓延到了现实世界。

精神暴力出现的原因[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普法力度的不断加大,公民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施暴者惧怕如果实施身体暴力,弄不好会官司缠身: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中,往往也顾忌“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种社会约束。因此,"硬暴力”在各种限制之下有所减少,而精神暴力具有隐蔽性、延迟性,可谓“杀人不见血”,目前法律上也缺乏明确界定,所以人们往往忽视它的存在。加之精神暴力的实施者多为父母、教师、领导,他们大多具有制度赋予的权威,实施暴力时也往往被认为理所当然,发生严重后果时也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同情。另外,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加大,却没有对应的社会机构提供恰当的疏导和支持,这也是造成精神暴力泛滥的原因。

  从个体因素来讲,精神暴力的施暴者大多具有神经质、低自尊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又使他们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易怒等心理症状,使他们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较为强烈,情绪易于发动而又难以平静。一方面,施暴者能得到家庭和外界的客观支持较少,他们内心拥有的主观支持则更少,较少有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受害者自身消极的态度和应对行为,也助长了精神暴力的发生。如对精神暴力采取接受和容忍的态度,或者给对方还以颜色,以暴制暴。而且,心理健康问题可与精神暴力因果交织,形成恶性循环,即正遭受心理症状困扰的人容易出现施暴行为,反过来,施暴行为又可以加剧原本的问题或增加新的问题。

精神暴力的危害[1]

  网络精神暴力的蔓延,不但对当事者造成精神伤害,而且影响民众的客观判断,妨碍社会公正的实现。精神暴力往往会严重影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等不健康心理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也容易引发受害者行为异常,如沉迷上网、抽烟、酗酒、吸毒,甚至有可能走上自杀或报复杀人的道路。 未成年人长期遭受精神暴力,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其负面影响可能持续终生。由于受到教师的呵斥和孤立,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抵触等消极情绪,从对教师个人的排斥发展到对学习的全面排斥,导致厌学、焦虑等不健康心理的产生。特别是教师的当众辱骂加上同学的轻视和嘲笑,可能会导致他们仇视教师、仇视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仇视心理和敌对情绪将泛化、投射到周围所有的人与物,给社会带来种种恶果,甚至导致犯罪。父母的精神暴力往往使孩子终日神经紧张、提心吊胆,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或者认同父母的暴力方式,成年后成为施暴者。

  职场精神暴力将会导致人际关系疏离,集体缺乏号召力和归属魅力,影响单位目标的实现。员工的不团结容易导致小团体的形成,不顾集体原则、近亲远疏、任人唯亲,形成低俗文化氛围。

  网络精神暴力的蔓延,不但对当事者造成精神伤害,而且影响民众的客观判断,妨碍社会公正的实现。

精神暴力应对策略[1]

  第一,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曾有学者呼吁将实施精神暴力的行为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要求明确禁止精神暴力,同时制定对受害者的特别保障程序。但因为精神暴力是具有隐蔽性的人际矛盾,问题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受害者认清现状,及时用法律保护自已。

  第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知晓率。提高民众对精神暴力的认知度,加强杜绝精神暴力的群体意识非常必要。社会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进行职场人际沟通培训、婚姻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亲子交流的指导。我国有学者曾对社区家庭进行过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夫妻交流技巧、夫妻矛盾解决方法、明确夫妻关系中的潜在间题等。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家庭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第三,冷静处置,随机应变。对个体而言,如果遭遇精神暴力,首先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大吵大闹。然后分析原因,可以与对方主动交谈,逐步地、真诚地进行沟通。如果无效,切忌一味隐忍。要敢于说“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免助长对方的施暴行为。当我们为人师表,为人父母、成为管理者时,更需要提商自身的沟通技能,熟悉教育和管理的自身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第四,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与支持。对于施暴者,针对个性缺陷和心理问题,除了必要的惩治和教育以外,也需要心理干预、医学千预和社会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不仅是客观上的情感支持,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感受和体验被支持,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使他们更好地控制和表达情绪,更顺畅地进行人际沟通。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刘文娟,季建林.精神暴力是把软刀子[J].家庭健康,2010(5):10-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33.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精神暴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