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知识整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知识融合)

目录

知识整合概述

  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指企业对其内部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摒弃无用的知识,并将企业中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具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必要的时候需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并以此形成企业新的核心知识体系。

  我们说对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是指对知识做一定的归类排序使其有条理有秩序,这是因为知识的无序性会造成知识融合的困难,而条理性秩序化的知识便利于知识融合。因为并不是企业所获的所有知识都会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需要摒弃无用的知识,也就是排除并放弃对企业战略无用的知识,使企业集中力量来管理好企业的核心知识。融合是指将经过筛选的所有企业知识有机地组建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这个整体必须具有柔性、条理性和系统性,柔性是指这个整体能够对企业所处的知识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变动性,条理性是指整体里面的元素排列具有的层次性和秩序性,系统性则是指这个整体由多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但是又相互区别的知识元素所构成,而且这个整体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功能。一般说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我们所说的重构是指当企业原来知识体系的结构已经不符合公司发展的要求时,需要对公司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

  从企业的知识结构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处于同一重要等级。既然结构中的某些元素比其他元素更为重要,那么将知识结构进行等级的划分就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如果各个等级之间的知识的隔离程度过大,势必影响组织作为一个实体的知识竞争力。在隔离和融合之间应该存在某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通过知识的整合来实现。

  从企业的组织结构来看,在企业的知识结构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处于同一重要等级。既然结构中的某些元素比其他元素更为重要,那么将知识结构进行等级的划分就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各个等级之间的知识的隔离程度过大,势必影响组织作为一个实体的知识竞争力。在隔离和融合之间应该存在某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通过知识的整合来实现。

  从知识的分布规律来看,企业中不同的员工和不同的组织拥有不同的知识。知识密集型经济要求企业拥有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知识都是分散的存放于不同的主体,势必会影响企业作为单一实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知识整合,可以将企业各局部知识优势变为全局知识优势,其作用可以通过图一来做简单的描述。如图1所示,员工的个人知识和企业内各个组织的知识会同原来企业知识系统的全部知识,经过知识整合以后,将形成企业新的知识系统。

  Image:知识分布规律.jpg

  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必须要时刻学会将无用的知识彻底的摒弃,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来,这个任务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知识整合任务本身来说,它也永远不会结束于某一个点上,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都需要摒弃旧知识。在企业的整个知识系统中,整合知识始终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它是创造新知识的前提。企业为了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吸收和创造新知识,因而需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整合。如何对企业的知识进行整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从多种角度来探讨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建立知识整合平台、重视知识挖掘、强调知识分享、建立基于对等知识联网的柔性组织等策略。

企业知识整合的对策

  企业知识整合的对策:建立知识整合的支持平台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企业所拥有的和所能接触到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传递、评价并利用这些知识为企业创造利益的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可以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展开。但知识管理系统并不是完全等同于原有的信息系统,它是一种集知识处理方法、管理方法、智能处理、决策方法以及组织战略规划于一身的综合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要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获取、处理、传递、管理的功能。知识整合作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部分,自然要服务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总体战略,知识整合平台的构建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运作得更好。

  如图2所示,知识整合平台中的知识挖掘是指从企业获取的大量新信息或知识中,根据不同的需求找出有用的知识,它负责将信息或知识进行首次加工,摒弃部分新知识并为企业挖掘知识财富,它的具体作用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表述;知识整理与摒弃,是根据企业管理战略,将挖掘出来的知识分门别类,将新知识与原企业知识系统的知识相比较,摒弃一切与企业战略不一致的新旧知识,这是企业对知识进行的第二次加工;知识融合,主要将整理出来的知识融人企业原先的知识系统以使企业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如图2所示,企业新信息和知识是通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获取系统获得,然后交给知识整合平台的知识挖掘系统。知识挖掘系统对新信息或知识根据企业各领域的知识状况按一定的知识主题进行挑选,首先摒弃那些与企业各领域知识关系不大或者已经是企业中相当成熟的知识,获取那些行业的领先知识和企业欠缺的知识,并将之交给知识整理与摒弃系统。知识整理与摒弃系统将传递过来的知识与知识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比较,首先观察有没有新知识与旧知识冲突的现象,摒弃那些不符合发展趋势的旧知识和那些经过论证不能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新知识,并按一定的逻辑重新归类,将这些条理化新知识传递给知识融合系统。知识融合系统的任务是负责把传递过来的新知识融合到旧的知识系统中去,把他们整理成一个新的知识系统,必要的时候对原企业知识系统的结构进行重新的整理。

  Image:知识整合平台.jpg

  知识整合平台是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实现功能的主要部分,其中的知识挖掘功能主要由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工具来完成,知识整理和知识的融合需要在企业知识管理机构进行人工干预。整合平台完成了摒弃旧知识,融合新知识并形成企业新知识系统的任务。由于新的知识系统是经过整理和融合的,所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使企业员工可以很方便地分享到;另外,利用知识整合平台的帮助,可以很方便地整合企业内不同组织的知识,加强组织之间的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的主要工具

  知识整合的主要工具:知识挖掘

  知识挖掘在知识整理平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整个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挖掘的目的是从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中提炼出的有用的、扼要的知识,它向使用者屏蔽了原始数据、信息、知识的其他相对无用的细节,直接将有用的知识交给使用者。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扼要的知识是知识挖掘的根本要求。所谓“有用”,就是说知识挖掘的结果必须是都能够读懂的、对使用者能够产生影响的知识产物;所谓“扼要”,就是挖掘出来的知识必须是简洁的、精要的、有代表性的,这是因为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某些极限的缘故。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存储设备的容量越来越大,不是特别海量的知识只要条理清晰,容易让人领会并能学以致用都符合知识挖掘的要求。知识挖掘的过程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知识优化过程,不仅在理论上是极为深刻的,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上也是非常的有效的。

  同样的数据、信息、知识,在处于不同领域、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看来,他们所关心的知识是不同的;对一个大企业来说,各部门需要不同方面的知识,某一个人要想完全了解各种新数据、信息和知识是否是企业所需要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知识挖掘的目的是向具有不同知识需求的个人和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挖掘服务。为了满足企业的知识战略,从企业所获取的各种知识中挖掘出适合各领域的知识,以便使之融合到企业整个知识系统中去,知识挖掘显得十分重要。

  对专业性不强的知识的挖掘,可以抛开具体知识领域的具体特点,通过软件系统的形式提供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知识挖掘工具,为各个具体领域的人员使用。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的挖掘,是在原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添加了许多与相关领域的知识,然后通过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根据一定的知识主题,利用一定的方法去获取有用的知识。同时,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由于领域知识的特殊性而降低,但是,由于领域知识是更专更精的知识,所以,目前还不能够完全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挖掘,需要配以一定的人工干预。

知识整合的孪生伙伴

  知识整合的孪生伙伴:知识分享

  知识管理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机制,使企业的知识资本增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的重点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有效传递和共享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机制并整合企业的各种知识使之形成企业的知识。知识的有效分享,能促进企业内知识的良性流动和增殖。当我们分享所学的知识,会巩固我们的知识并能够得到启示。分享知识可以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增强协作能力,并使成员之间真正意义上共同拥有知识。这是建立长期信任伙伴关系的基础,企业将变得更富有凝聚力创造力。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管理中有两个核心的部分,那就是知识分享和知识整合。知识分享通过分享机制将知识、经验进行最大范围的传播,使知识、经验的价值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知识整合则将分散于每个人、企业每个组织的知识进行挖掘、并将之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去。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密不可分的过程,知识的分享是知识整合的前提,只有将个人知识、组织知识表达出来才能够进行知识的整合,而知识的分享又是知识整合的后续过程。因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知识,人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企业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只有将整合以后的知识分享给每个相关的人,才能使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掌握知识,获取知识竞争力。

  知识整合策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为知识分享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面对面的交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构建知识分享网络和知识服务器将会对促进知识分享非常有效。通过交流,知识工作者可以发现他们拥有的知识,可与同事分享他们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为机构创造出新的知识。在日本,管理者下班后会花几个小时聚在一起。聚餐和去夜总会是日本公司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是重要的分享机制。这种分享机制为非正式的知识传递提供了途径,它没有组织,主张随意,参与者愿望是与他遇到的人一起聊聊目前的工作,谈谈最近遇到的问题,寻找建议和解决方案。这种交谈方式有利于新观点,新概念的产生,也有利于分享彼此的思想和心智,实现隐性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有效传递。

  “隐性知识更有价值、更完善”是知识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普遍的观点。在波兰尼看来,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其包含了对问题出现及问题探求的许多感知与直觉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判断和探索。如果能够激发这种隐性知识,并且通过某种机制,使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更好的流动、传递与分享,那么隐性知识就能导向问题的解决,继而转化为显性知识或者形成新的知识。对企业来说,如果可以将个人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那么企业的知识系统将更加具有难模仿性和强竞争力。虽然某些研究认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一个异常艰难而且收效甚微的过程。但是,只有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使知识更快更广泛的传递和分享、更有利于知识的整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构建知识网络和知识服务器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服务已成为可能。典型的知识网络就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的知识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面,包括企业成员的知识终端以及企业的知识服务器。知识服务器主要用来给企业成员提供知识服务并且集纳、归类、整合企业成员提供的知识以供全体企业成员共享。知识服务器作为网络中的“管理者”,记录了并量化网络中的个体从知识服务器中获取的知识以及对企业贡献的知识,这项职能为实现对企业成员进行知识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知识网络成员是一种激励。企业普通员工和高层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平等的交谈,实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的无等级无障碍交流。

知识整合的组织保障

  知识整合的组织保障:建立基于对等知识联网的柔性组织

  知识管理是涉及整个组织所有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知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组织所有员工的参与和协调,而且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曾经被著名的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认为是现代社会中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就是直线制组织结构,其基本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直线制组织结构取得显赫地位的原因是它符合工业时代的许多需要,通过减少极端滥用权力的情况和为任何个人都难以理解的复杂任务提供一个理性的管理方法,直线制组织结构进一步加强了等级制度的效力。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组织逐步向知识组织进化,当组织要进行知识管理,特别是进行知识分享和整合的时候,传统的直线制组织结构就成为知识管理的严重制约。

  在组织的内部运作方面,直线制组织结构强调对组织成员的控制,这对组织的知识获取、知识分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等方面都是非常不利的,组织内部的知识传递会由于层级过多而使知识逐级衰减。直线制模式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而使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反映迟钝。现代的工作实质已经和工业时代有了很大的区别,从非熟练工作到知识工作、从枯燥重复性任务到具有创新意义的任务,从个人工作到团队工作,从职能性工作到项目性工作,从上司权力到顾客权力。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工作实质的转变要求组织模式的转变。我们认为,知识型企业应该建立基于对等知识联网的柔性组织

  我们所要建立的对等知识联网包括三个方面:技术、知识和人员。对等联网的技术使得每两个节点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而不需要通过一个等级制度安排。对等的信息假定,不论信息位于何处,人员和应用工具能够容易的获得。对等的知识联网假定,不论其他人的知识在企业中位于何处,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它。在所有的这三个方面,我们已经超越了工业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度。对等联网所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变化是企业中的人员相互联系的方式。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上下级关系假定,上级象征着优势。它可能在等级上象征着优势,但并不能保证知识的优势。对等的知识联网使得我们能够把人员集中起来,针对市场机会开展跨职能的工作,而不是把那些机会的各个方面分解为僵硬和严格的等级层次。这使得我们能够估计问题的模式,并且公司中的其他人也能获得这些知识。知识联网并不减少层级;它使知识彻底改变了它的作用和职能。公司仍然需要一些级别的权力。有时来自高层领导的决定是必要的。“柔性”是一个多维的概念:需要灵捷性和多面性;与变化、革新和新颖性相联系,与稳健性和复原力相联系;预示着稳定性、持续的优势和能力随时间而变化。组织的“柔性化”是指企业具有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对意外的变化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以及适时根据可预期变化的意外结果迅速进行调整的能力。柔性组织是以组织结构的可塑性为基础的,因此,可以认为可塑性组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柔性组织设计的基础。

  建立基于知识联网的柔性组织,就是用知识联网将柔性组织的各部分链接起来,使组织既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也能够在组织里面通过知识联网,随时分享、整合、创造知识。知识联网为柔性组织的知识整合提供了媒介条件,柔性组织为知识联网的知识整合提供组织机制,他们相互补充,不可拆分。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Wwdz,Angle Roh,Kuxiaoxue,Cabbage,Dan,KAER.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知识整合"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