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理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标导向理论( Goal-Orientation Theory)
目录 |
目标导向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是由豪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求领导者排除走向目标的障碍,使其顺利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给予职工满足多种多样需要的机会。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豪斯认为,高工作和高关系组合的领导方式,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应该注意环境因素。如果工作任务模糊不清,职工无所适从的时候,他们希望有高工作的领导,帮助他们把工作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如果工作任务比较明确或从事常规性工作,只需要高关系的领导,以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特别是情感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如果仍然不断地发布指示,说长道短,安排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引起职工的厌烦,甚至挫伤职工的自尊心。
行为科学家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类:
(1)目标导向行为。指为寻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目标行为。即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
(3)间接行为。指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
行为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不断增强这种趋势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折后才停止。对于目标行为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当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的强度反而有逐渐降低与减弱的趋势。
目标导向行为是一个选择、寻找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一般而言,它能提高人的动机水平。但是,如果导向过程时间过长或者目标不具挑战性,也会降低激励的力量。因此,倡导者要不断地向下属提出富于挑战性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其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