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皮埃尔·杜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皮埃尔·杜邦(Pierre DuPont)
放大
皮埃尔·杜邦(Pierre DuPont)

皮埃尔·杜邦(Pierre DuPont,1870-1954):世界著名化工帝国杜邦公司的创始人

  1800年元旦早晨,其曾祖父带领全家13口人,搭乘 “美国鹰号”帆船,横渡大西洋前往梦想中的美国。在这里,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才能。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总是在寻求新的市场、新的发展领域。正是他的这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成就了“杜邦”的百年辉煌。

目录

皮埃尔·杜邦生平简介

  1870年,第五代的皮埃尔·杜邦诞生了。他和带领全家13口人乘帆船来美国的先祖同名同姓。他的父亲拉蒙·杜邦,娶了个犹太姑娘,结婚一年后生下了他。他是父亲的长子。 第五代杜邦自幼聪明好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9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化学研究,获得了两项无烟火药专利。这时候,杜邦家族企业的总 裁,是皮埃尔·杜邦的堂叔犹仁。由于家族式的"伙伴"制度和财产公有,已不适合竞争,杜邦家族开会决定分家。尽管犹仁还是杜邦父亲拉蒙一手带大的,但犹仁却连一股也没分给皮埃尔·杜邦。皮埃尔·杜邦对公司贡献巨大,却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他除了薪水和专利权金以外,一无所获,一气之下,他脱离了堂叔犹仁的公司。

  皮埃尔·杜邦去了肯塔基州,帮堂兄科里经营钢铁工厂。后来他们把钢厂转手卖给联合钢铁公司,用得来的资金加上自己的2.5万美元,开发市内的电车,生意十分兴隆。

  皮埃尔·杜邦32岁那年,堂叔犹仁总裁死于肺炎。犹仁死后董事会决定卖掉公司。

  仅限于杜邦家族的干部会议,到了最后表决的时刻,主持人亨利上校建议说.全部家当如果卖掉的话,值1200万美元。各人拿分得的钱去存银行,利息低得 可怜。不如把它按2000万美元抵押给家族的某个人,这个人按银行的利息付给各位股东。这当然是划算的,大家纷纷同意。可是,谁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呢?亨利 上校胸有成竹地说,有人愿意这么做。于是,皮埃尔•杜邦当上了新的总裁。

  这一年12月,杜邦总公司移人威明顿,落脚在一座8层楼大厦中。接着,7月的美国独立纪念日中,杜邦公司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庆祝会。

  杜邦穿着比与会者显然考究得多的细格纹西装。他的面孔十分亲切,除了精于化学,他管理事业的风格也不能不令人佩服。他的性格,或许可以用蛛网来比喻吧,是比较内向的,如同他温和的外貌一般。但他却能用细而柔韧的蛛丝,让对手于不知不觉中动弹不得。

  皮埃尔•杜邦当上总裁后,特地从肯塔基乡下请来了一位"军师"。此人名叫拉斯科布,才23岁。杜邦和他是同学,知道拉斯科布是个少年天才,经营才能就连自己也自叹不如。

  皮埃尔•杜邦果然是慧眼识才。拉斯科布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夜以继日对公司账目进行分析。清理账目后,拉斯科布两眼发亮,他向杜邦报告说,整个杜邦公司的资产实际接近3000万美元!就是现在以2000万美元卖掉,我们也净赚了近1000万美元,我们捞到了一个天大便宜事!

  拉斯科布又建议皮埃尔•杜邦,开始一个巨大的收购计划。他们收购了雷伯诺化学公司和东方火药公司。至此,杜邦公司在庞大的火药市场上,已经拥有75%的占有率,而如果单就黄色火药的占有率来说,杜邦公司已占了100%。

  对外扩张走完了第一步,杜邦就把目光转移到企业内部来了。他重新划分四大部门,后来又增设了一个新的部门——研究部门。杜邦对拉斯科布异常器重,让他掌管公司的财务大权。杜邦任人唯贤,对其他优秀的青年人,他也大力提拔。他网罗了大量的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的英才俊杰,安排在他的研究机构中。他让这些人研究开发火药以外的新产品。而担任董事长的科里,则盘算如何垄断火药市场。

  皮埃尔•杜邦和科里决心把黑色火药市场占有率,从75%提高到100%。杜邦强硬地宣布,不管前途多么艰难曲折,本公司都必须坚定地执行垄断计划。在西部的加 州,前任总裁犹仁的女婿培顿,经营着一家名叫"培顿"的中型黑色火药工厂。按理,培顿也算半个杜邦家的人了,杜邦也不放过他。杜邦强行购买培顿的股份,弄得培顿恼火至极,终于闹到了法庭上。但是一个小小厂子,哪能敌得过强大的杜邦公司,培顿终于屈服了。 杜邦财阀的血腥垄断,比同时代的洛克菲勒还要厉害。杜邦公司老职员瓦德尔,自立门户,创办了一家" 巴卡伊火药公司",瓦德尔的火药工厂突然发生了爆炸,遭致停产。

  瓦德尔一口咬定是杜邦干的,并给各报社发出密函,揭发这件丑闻。瓦德尔还向所有联邦众议员和参议员揭发杜邦公司向总统行贿的丑闻。这消息犹如突然引爆的一枚定时炸弹,使总统成为众矢之的。

  联邦法院经过长时间审理,判定杜邦公司败诉。因为违反了"夏曼垄断禁止法",杜邦公司有罪。法院还根据这个法律给总统判罪,并下达了行政命令。但是,此时总统已因任期已满而下台了。

  新总统上台后,皮埃尔·杜邦派他的法律顾问乔治,去游说总统。他说:"总统先生,不远的将来,欧洲一定会发生战争,只有杜邦获得独家制造火药的权力,国家和安全才有保障!"总统认为乔治的话不无道理,于是下令举行听证会,他打算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参加听证会的陆海军司令、政府各部首脑和各大学教授听了杜邦的发言后,一致认为:在非常时期,由杜邦公司对火药制造业进行独霸,对于美国的安全保障,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统最后裁决:杜邦公司改组成三家公司。其实这是遮人耳目的做法,这样做,既免于违反"夏曼垄断禁止法",又保护了杜邦公司。杜邦公司一分为三,实权仍牢牢握在杜邦堂兄弟几个手里。

  不久,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杜邦公司的火药供不应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杜邦向华尔街大阔佬摩根贷款1400万美元。贷款之前,杜邦反复琢磨 过,年息是6%,而且要拿公司股票作抵押;到时候如果还不起,公司就要落入摩根的掌握之中了。但他分析,美国迟早会介入欧洲战争,对火药的需求将猛增,到 那时,杜邦公司将攫取巨大的利润!

  杜邦拿贷来的巨款,创办了5个火药工厂,其中田纳西州的工厂是世界最大的无烟火药工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方面使用的火药,将近一半是由杜邦公司供应的。随着战火的蔓延,杜邦一下子赚进了4500万美元的暴利。至此,庞大的杜邦帝国已经成形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美国的大老板们趁机大发战争财。由于威尔逊总统宣布美国保持中立,因而交战双方,不论是英、法、俄国一方,还是德国一方, 都向美国各企业订货。除了火药,参战各国还大量采购军用汽车和卡车;美国国内汽车需求量也直线上升。这时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即GM公司,它集合了别克、奥斯摩比和凯迪拉克三大汽车公司,由于迅猛地扩充发展,造成了资金短缺,职员的薪水都发不出来了。GM老板杜朗向银行贷款,但华尔街各银行受摩根商行控制,没有他的指示,谁也不敢轻易贷款给杜朗。杜朗快要走投无路了。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美国政府将钢铁列入战争物资范围,规定对钢铁征收战争特别税。制造汽车离不了钢铁,GM公司更是雪上加霜,股票狂跌。杜邦看准了时机,一下子买进了2500万美元的GM股票。杜朗只好把GM公司董事长的宝座,拱手让给了皮埃尔•杜邦。皮埃尔•杜邦握有GM公司23%的股票。

  皮埃尔•杜邦接着又进军染料行业。公司的技术人员用生产TNT火药的副产品,作为生产化学染料的原料。杜邦公司还开发出入造橡胶和涂料。后来,又陆续开发出人造纤维、塑胶。

  对于杜邦公司来说,1938年9月21日是个历史性的大转折点。全美国的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尼龙"的出现。由卡罗萨斯博士8年前开始研制 的成果,终于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尼龙不负众望,大受欢迎,出尽了风头,连人造丝和人造纤维也被它取而代之。杜邦公司先把尼龙丝袜让公司内的女秘书们试 穿,然后投放市场。尼龙刚一上市,全美国各地女性看到广告后,便蜂拥而至百货公司及零售店,销售盛况空前。仅这一年,就卖出尼龙丝袜子6400万双。也就 是这一年,独占世界丝袜市场的日本人造丝袜被彻底地击溃了。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皮埃尔•杜邦已经69岁,退居二线,但他仍然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为了战争的需要,德国和美国均秘密研制原子弹。流亡在美国的德国犹太人、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加速研制原子弹。总统批准了这项 名叫"曼哈顿计划"的项目,并且归陆军部领导。陆军部把"曼哈顿计划"全部交给了杜邦公司。陆军部和杜邦公司签订的合同中,规定除成本外,利润仅为1美 元。

  杜邦公司为了这项制造原子弹工程,将全体职工6万人由东至西搬迁了4345公里,到头来却仅仅索取1美元的利润,实在奇怪。原来,杜邦公司是为了洗刷 "借战争发横财的军火贩子"这个丑名。不仅如此,杜邦考虑得更远,公司可以借此网罗大批最优秀的科学家,战后借这项专门技术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1945年8月6日,杜邦公司制造的铀235原子弹投在了日本广岛;同年8月9日,美国人又在日本长崎投下了钚239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杜邦家族渗透到了美国政界。朝鲜战争时期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艾奇逊原就是杜邦的法律顾问;当时的司法部长克拉克,是杜邦的心腹;国防部长詹森也是杜邦的人。就连中央情报局长达列也曾在杜邦直属的联合水果公司任董事长。

  1954年4月5日,为杜邦帝国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皮埃尔•杜邦与世长辞,享年85岁。

皮埃尔·杜邦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人缺乏创新意识,成功之门永远向他关闭。同样,一个企业缺少创新的意识,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创新意识是一个企业家成功的惟一秘诀,有时候正是因为企业家的这种创新意识成就了一个大企 业。美国的杜邦公司之所以跻身美国的十大财团之列,关键就在于它的第四代领导人皮埃尔•杜邦拥有独特的创新意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皮埃尔·杜邦掘到第一桶金。然而,皮埃尔·杜邦并没有满足眼前的利润。早在大战初期,他就已意识到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战神阿瑞斯总有一天要收兵,不再洒下“黄金之雨”,于是他开始使公司的经营多样化,这就需要创新。他一方面紧盯着金融界,一心要打开新的市场,开辟新的领域;另一方面着力为杜邦公司开辟一块有着扎实根基的新领域。几经斟酌, 皮埃尔选定了化学工业作为“杜邦”新的发展方向,他要将“杜邦”变成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化学帝国。

  皮埃尔·杜邦如是说:我们不能把企业引向死胡同,我们要在创新变革中发展。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也印证了这一点。他将军火生产转向了化学工业。皮埃尔•杜邦对于企业的创新不惜重金,他不仅要买新产品的生产方法,还要买产品的专利权,甚至连新产品的发明者也一并聘用为“杜邦”效力。1920年皮埃尔•杜邦与法国人签订了第一项协议,以60%的投资额度与法国最大的粘 胶人造丝制造商——人造纺织品商行合办杜邦纤维丝公司,并在北美购得专利权。在法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皮埃尔•杜邦在纽约建立了第一家人造丝厂。人造丝的 出现,引起了从发明轨棉机以来纺织工业的最大一次革命,直接导致了1924年以后棉织业的衰落。

  1938年,是个历史性的大转折期。由杜邦公司的员工卡罗萨斯博士8年前开始研制的成果——尼龙,终于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尼龙不负众望,大受欢迎,出尽了风头,连人造丝和人造纤维也被它取而代之。皮埃尔•杜邦先把尼龙丝袜让公司内的女秘书们试穿,然后投放市场。尼龙丝袜刚一上市,全美国各地女性看到广告后,便蜂拥而至百货公司及零售店,销售盛况空前。仅这一年,就卖出尼龙丝袜子6400万双。也就是这一年,独占世界丝袜市场的日本人造丝袜被彻底地击溃了。

  皮埃尔•杜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后,在商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皮埃尔•杜邦使公司在经营领域内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呢?其实,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杜邦的创新意识,如人造纤维、塑料、漆料、X 光胶片、合成橡胶、尼龙、涤纶……都是在皮埃尔•杜邦的创新意识下,研究开发和推向市场的。

  现在的杜邦公司还在继承着皮埃尔•杜邦的创新理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杜邦在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力争使其传统产品寿命周期延长30~50年的同时,也将研究方向转到了21世纪的领导产品如生物工程和电子方面,重点是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出发,研究开发用于汽车制造的新材料、新型纺织材料、食品保鲜技术、改良农作物基因技术、环境保护产品、生物仿生技术等。

  “杜邦”现在把研究开发经费逐年增加,现每年已达10亿美元,研究人员1200多名,其中80%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拥有博士学位。

  现在全美国,无论何处,无不受到皮埃尔·杜邦的影响。杜邦复合企业大集团,就像一株巨大的根深叶茂的树,其势力范围的分布,简直就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的缩影。杜邦集团下属的企业,几乎渗透到全美和全世界国民经济的每个领域。有人形容杜邦集团是一株覆盖世界的巨树。它是控制美国的十大财阀之一。“杜邦”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无不归功于皮埃尔·杜邦的创新意识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unwmy,Wwdz,Dan,Angle Roh,Yixi,鲈鱼,小猪,连晓雾,方小莉,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皮埃尔·杜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