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消费扭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消费扭曲

  消费扭曲,即关税提高国内市场价格使需求量减少所导致的资源闲臵的消费损失。

消费扭曲的内容

  扭曲是价格对价值或生产成本背离。当工商品的消费替代率(DRS)与其价格比或曰生产转换(DRT)不相等时,便出现消费扭曲,即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上支出的货币比与商品的效用比不相等。

  西方扭曲理论把消费扭曲主要归结于消费的外部性,这种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尽管是可能的和真实的。在双重体系中,如果消费品的价格不能反映消费者的选择和供求关系,消费品的供给结构不能符合消费者理性选择的最佳效用结构,那么消费的替代就可能是被动的即由扭曲了的市场供给结构价格结构决定而不是由消费偏好决定,这种现象正如科尔内所指出的短缺经济生产的“强制替代”一样。国内物价上涨货出口不如内销,这时用其它政策鼓励出口便导致国内供给在一定价格上的短缺;农副土特产品的大量出口导致国内价格上涨;进口消费品高价引起国内替代品价格上涨等等,都是消费扭曲的表现。

消费扭曲的来源[1]

  在国内市场疲软,供应充足,消费品价格放开的情况下,消费扭曲往往不易被发现。事实上这是一种与配给制、价格控制所不同的消费扭曲。现象上看来,供应充足否定了短缺下的配给制,但事实上,结构的不均衡转化为价格的不合理,结构性短缺被短缺商品的价格上升所平衡,从而消费扭曲被掩盖。事实上,商品的价格比与效用比严重背离。同时,生产扭曲与消费扭曲互相推进,某些产品价格偏高使大量企业转向该产品的生产,供给大增,市场充足,消费心理使供求不平衡短期内不会暴露,并通过承受消费扭曲掩盖生产扭曲。

  消费扭曲也来源于消费需求规律的变型,即高级消费品的“吉芬效应”。在中国的一些进口消费品(主要是耐用消费品)的一定价格区间内,一种商品的消费心理是越是价格高,产品越是被认为质量好从而需求强。这就是人们在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时有时会出现高级商品的吉芬效应,因为要用上多年,所以要买好一点的;价格越贵肯定越好,一般人很少懂得某些特殊功能的“价格效用比”。于是当进口货的价格功能比或价格质量比高于国产货时,进口货的需求反而旺盛。人们还发现在耐用消费品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反向价格诱导机制”:买涨不买落,越是价格提高,越是需求上升。追求高消费的心理使高价反而受欢迎,这是另一种消费扭曲。这种消费扭曲是进口货价格扭曲与特殊消费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幼文.贸易量与消费扭曲[J].上海经济研究,1992(0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消费扭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