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损鉴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海损鉴定[1]
海损鉴定是指是指货物在海上运输中,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造成船舶、货物等有关财物的损失。承运人、保险人或理算人为了共同海损理算需要而申请办理的鉴定。其内容是对船舶宣布共同海损时所载货物按提单分清好残,对残损货区别单独海损或共同海损,证明残损的损失程度和所有货物的到岸价格。
海损鉴定的工作[2]
运输船舶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不可抗力及其人为过错等原因造成的货物残损可判定为“海损”。海损鉴定是由承运人、保险人或理算人为了共同海损理算需要而申请办理的鉴定项目。它的工作内容是对船舶宣布共同海损时所载货物,按提单分清好货与残货,对残损货物区别单独海损或共同海损,证明残货的损失程度和所有货物的到岸价格或按发票列明的价格,签发海损鉴定证书,作为有关部门办理共同海损理算和处理索赔的凭证。
海损鉴定工作与验残工作有所不同,其特定的含义和不同点如下:
(一)海损鉴定工作的含义
1.海损货物必须是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后所构成的。如船舶未发生海难事故,而部分货物因偶然事故遭受的残损,不属于海损鉴定工作范围,而是载损鉴定或验残的工作范围。
2.申请鉴定的残损货物必须是全船的,而不是部分的或单一的。如残损是部分或单一的,虽船舶亦遭遇海难事故,但此项鉴定工作还应属于验残工作范围。
3.申请海损鉴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办理海损理算,而不是单纯解决某一方面的理赔工作。
4.船舶碰撞往往使两船所载的货物或被撞船舶所载的货物,因船舱进水而遭受残损,其责任又不能当即予以判明,为使日后解决责任归属而申请全船残损货物的鉴定工作,虽其性质非为解决海难理赔,但为工作便利起见,可包括在海损鉴定工作范围之内。
(二)海损鉴定工作与验残工作的区别
1.鉴定对象和目的不同
海损鉴定与验残工作虽同为鉴定商品残、短、渍、损,但由于其工作的对象和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验残工作的鉴定对象主要是进口货物,其目的是对有关方索赔。而海损鉴定工作的鉴定对象是船舶发生海难的全船遭损货物,不但遭损货物数量大,且遭损程度也比较严重,其目的是为了办理海损理算。对部分商品遭受轻微损失,收货人愿作无损收回自理,经查无其他用意,亦可作完好货处理,以压缩整理费用,减轻货主或保险人的负担,同时可达到迅速结案的目的。
2.鉴定方法不同
海损鉴定与验残工作,对残损商品的鉴定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由于工作要求与目的不完全相同,其方法亦有所不同。
如验残工作对包装一项,必须将包装的材料名称、内外捆扎、衬垫情况等均需详细查明,但海损鉴定工作只须查明外包装类别,即列明袋装、包装、箱装、桶装等即可。
3.估定损失不同
验残工作对商品残损程度,如轻微、严重,或不能使用进行估损。在验残证书内可不列明损失金额。而海损鉴定工作除认为无损外,一律均须列明损失程度,即百分率或损失金额,甚至个别货主拒绝受理遭损商品,亦须提供处理意见,以便进行海损理算。
海损鉴定工作对遭损商品是按到岸完好状态的商品价格即CIF价格估损,而验残工作无此要求。
4.确定致损原因不同
验残工作的致损原因称为“意见”,因为在有些情况下,鉴定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致损原因是通过推理确定的。而海损鉴定的致损原因是有依据的或事前已予查明,是完全肯定的。
海损鉴定的具体做法[2]
1.了解情况。检查船舱
了解情况应着重了解发生意外事故的性质、时间、地点、航位、货损责任,船方采取何种应急措施和救助经过。例如,采用什么方法扑灭火灾;搁浅、触礁后、有无强卸、重装;遇暴风巨浪,有无抛弃货物;在避难港采取什么防止货损蔓延的措施,有何证明文件等。检查船舱同舱口检视。
2.查资料
向船方或申请人索取全船货物的舱单、积载图、海事报告、事故报告以及避难港鉴定证书等资料,对重要资料要进行摘抄或复印。向货主或保险人索取所有货物的提单,发票、装箱单、重量明细单等资料,以备鉴定与出证时之用。
3.查货
海损鉴定系对发生事故后的全船货物进行鉴定,因此,不但要对全船货物分清好坏,残货及其数量,还要对残货分清哪些是单独海损造成的,哪些是共同海损行为造成的。
对火烧及抛弃货物数量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因这部分货物已经灭失,无从计数。故对 被火焚毁部分的数量,往往要按烧剩和未烧部分数量来计算确定,也可用两者的比例数表 示。同样,抛弃部分货物数量也要通过抛剩部分数量来计算确定。与此同时,对其他原因造 成的单独海损,以及船残、工残、也必须分别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