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泡菜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泡菜效应(Kimchi effect),也有叫做链状效应

目录

什么是泡菜效应

  泡菜效应: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1]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泡菜效应”或“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个原理可知,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2]

泡菜效应的故事

  同一个石头,不同的价格

  有个年轻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一种快速成功的方法,但很难。一天,一位智慧的老婆婆拿了一块石头,让年轻人拿去菜市场门口叫卖,结果无人问津。年轻人很无奈地拿着石头来问老婆婆,说石头一文不值。老婆婆让他拿到珠宝店门口去卖,结果有人出价300块钱。年轻人没卖,他又拿着石头再去问老婆婆。老婆婆说明天你再拿到外国人经常出入的文物商店门口去卖。结果一个日本游客愿意出价30000块买这个石头。年轻人突然醒悟,原来同样一块石头,放在不同的环境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孟母三迁

  古语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象地说明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更大,更深刻。因此,人们历来重视对所处环境的选择,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大家所熟悉的“孟母择邻”的故事,就是一例,孟母为了给孟轲选择一个适于成长的居住环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迁至“市旁”又继而到“学宫之旁”可见她多么重视环境的选择。《颜氏家训》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就说明了小时候在一定的环境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定的品德习惯。我国古代即有“亲君子,远小人”、“交益友、挚友、诤友,莫交损友、佞友、酒肉朋友”之说。

  鲁迅先生也说过:“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弄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这些名言,不无道理。假如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即使你的行为不怎么好,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在你的朋友潜移默化下,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变得高尚的;假如和许多行为、举止十分卑鄙的人在一块,不用说,不过多久,你做事和说话就会和那一帮人相似。这说明环境,它往往能改变人。

  人们不仅注意环境选择,更注意一定环境中人的交往。《涞水闻记》中记载着宋朝张奎母的事迹。儿子每次请朋友到家做客,她都在窗外悄悄听着,朋友和儿子谈论学问,她设宴招待;如是嘻嘻哈哈,不谈正事,就不管饭吃。这个故事说明说明张奎母重视儿子结交人。古人结交朋友中还注意“结交胜己者”,就是结交才德超过自己的人,以便在交往中受到良好的影响,取长补短。但是也有人并不重视结交朋友上的问题,往往近“墨”变“黑”,这方面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

泡菜效应的启示

  家庭环境方面

  譬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甚至会决定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左右孩子对人生观幸福观的评判标准。一个在父母的争吵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家庭观念会很淡薄,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也会很偏激,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感。而在一个温馨宽松的家庭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对家庭充满依恋、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宽厚而平和,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走向成功。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给孩子买了许多课外书籍,而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这完全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孰不知这同父母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想,一对父母如果自已从来不读书,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搓麻将、看电视或各种娱乐应酬上,那就不能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口说千次不如自已做一次榜样。假如每天晚上,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进入书中美妙的境界,互相交流读书所悟,长期坚持不懈,父母就不愁自己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了。

  一个人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无法选择,但争取怎样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却是可以选择或奋斗的。

  学校管理方面

  学校要重视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重视通过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园的硬环境主要是指校容校貌,它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台等建筑物构成;校园的软环境主要是指正确的舆论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校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学校要努力让校园的硬环境整洁、优美、有序,让校园的软环境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从而给学生诗情画意、温馨怡人的感受,发挥对学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培育志向的作用。

  教师家长方面

  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孩子,要时时对他们报以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孩子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师友善、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儿童回应的态度共同营养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房、保健双方的心灵。

泡菜效应与教育

  泡菜效应在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如果父亲是一个不三不四的人,往往孩子也会成为他的继承者,品行不端,举止粗野,学习落后。学生的链状效应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一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在《西南联大启示录》中,杨振宁先生谈起他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情景时感慨地说,当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同学们依然非常认真地学习,相互热烈地讨论,从同学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老师身上学到的还多。他认为,同学之间的学习讨论比上课时师生之间的教学更加深入、细致,不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讨论某个问题,可以从白天讨论到晚上,从教室讨论到宿舍,甚至睡觉时还争论不休,拿出著名科学家的著作来印证,逐段逐句地推敲研究,实在是受益匪浅。而同老师的讨论时间不会那么长,也不会那么细。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孩子来自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孩子“顺手牵羊”拿人家东西的问题上,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对,必须矫正。但也有一些父母则夸孩子聪明、有出息,将来长大了不会吃亏。又比如,孩子在外面打架闯了祸,一些父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多找找自身的问题并进行引导。这样,孩子就知道在外面打架是不对的,再遇到此类事情的时候,就会主动地规避。但也有一些父母则不同,孩子在外面打了架,如果孩子打赢了就表扬,说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不会遭人欺负,父母放心,甚至还表扬孩子有阳刚之气,将来是干大事的;若孩子打输了,则要帮孩子讨回“公道”,甚至要打回来。

  人对环境的改造是微弱的,而环境对人的影响则是深刻的、巨大的。初中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过渡期,一方面,他们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开始逐渐向理性靠拢;另一方面,这种理性还比较脆弱,也不稳定。因此,在这一时期,随着孩子的社会生活面扩大,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也开始渗入到了孩子的生活之中。“拜把子”、“讲哥们义气”、“够朋友”、“够意思”,比吃论穿,相互包庇,成了一些学生对某种行为的特殊赞词。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混淆了是非,并会把这些恶俗当成错误的思想行为的庇护所。比如,学生打群架,若哪个同学不参加,不大打出手,那是要让其他玩得好的同学看不起的,甚至还有可能被这个小集体“开除”。

  应用举例

  有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很重视从学习环境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如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盘盘景。使室内整洁,舒心怡神。教室内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我在班级布置上采用了色彩与内容相结合,一踏进班级,红色的几个大字“我在乎你”马上映入眼帘,随之进入视线的便是黄色的注解:“学校在乎你,老师在乎你,同学在乎你一班在乎你,大家在乎你的成长”吸引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班级的布置给“教”与“学”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他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空气,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 “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或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学习上的转化。这样,该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不仅能便好地学习知识,心理上也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安琪, 周晓云. 教育管理中的六大效应[J]. 教育科学论坛, 2009(09):52.
  2. 俞婷, 王碧海. 从“泡菜效应”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 中国科技博览, 2011, 000(038):109-109.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咪小鸭,林巧玲,Yixi,Gaoshan2013,寒曦,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泡菜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