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经济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气候经济学(Climate economics)、气候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学
目录 |
气候变化正影响着全球每个人的命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气候经济学应运而生。气候变化经济学是研究气候变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问,探究的是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它是经济学的二级或三级学科。
气候变化引发水旱灾频繁,地震、潮汐等极端天气增加,流行病频发和工业产品价格的一降再降。企业主要指工业企业,工业品价格的一降再降导致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和经济增速下降。[1]
全球温度升高、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对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包含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和温度降低、气候变冷。
- “气候经济学之父”斯特恩的研究[2]
1903年瑞典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万特·阿伦尼斯早在1896年就在实验室里验证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温室效应”,但直到2006年,英国著名气候经济学家斯特恩(Sir Nicholas Stern)在英国政府及首相布莱尔的邀请下,经过一年调研主持完成长达700页的《斯特恩气候变化经济学评论》,才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财政、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斯特恩及其团队编著的《斯特恩报告》,全面整理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堪称气候变化经济学经典之作。
因为这份报告问世在国际社会受到高度关注,他本人享有“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奠基人”的美誉。“我们通常会用二氧化碳当量来测量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增长。”斯特恩告诉记者,《斯特恩评论》发布时的温室气体浓度大约为430ppm,到目前为止是以每年2.5ppm的速度增长,“即使是保守估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未来将以3ppm~ 4ppm速度增长,这意味着21世纪末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750ppm。”
根据他的研究,在430ppm起点上将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以内,大致需要花费全球1%的GDP,所以从现在开始减排,未来50~100年间每年耗费大约1%的GDP,将远远低于30年后开始减排所耗费的每年4%的GDP。
- 诺德豪斯的气候经济学贡献[3]
2018年10月8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罗·罗默(Paul Romer),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们找到了一系列方法来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紧迫的问题: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和世界人口的福祉。”
40多年过去了,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最重大议题之一,气候经济学也从早先的“冷门旁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诺德豪斯对气候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开创性地把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引入到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之中,并先后提出了多个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作为全球IAM(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先驱,诺德豪斯的理念对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影响很大,在IPCC2001年发布的第三个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承认了诺德豪斯IAM模型的优势,并开始在自己的框架里嵌入更具微观基础的经济系统模块。
总体上看,诺德豪斯属于气候变化的“温和派”。他既承认气候变化将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但又主张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推进减排。根据DICE模型的测算结果,诺德豪斯提出了气候政策斜坡理论(Climate policy ramp),主张最优的全球减排路径是先期缓慢减排,后逐步扩大力度,最后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700ppm的水平。在最优政策下,2100年的全球气温大约比1990年高出2.61摄氏度,2200年高出3.45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