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财务比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标准财务比率是指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特定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如标准的流动比率、标准的资产负债率、标准的总资产周转率等。
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
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定期据供的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包括一些行业的平均数据,作为企业标准财务比率参考数据。对于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在使用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行业平均指标是根据部分企业抽样调查来的,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二是计算平均数的每个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不一定相同,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加在一起平均。因此,在进行报表分析时往往需要对行业平均财务比率进行修正,尽可能建立一个理想可比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