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新媒体语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新媒体语言[1]

  新媒体语言是在新媒体信息行业中所使用到的语言。由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向存在差异,对新媒体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新媒体语言也具备某些传统语言的特质,比如都可以表达观点、传递情绪,同样可以作为人类交際活动中的工具,因此新媒体语言可以归结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语言。新媒体语言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新媒体语言灵活生动,且变通性较强。

新媒体语言的分类及特征[1]

  (一)公共类语言

  这一类型的新媒体语言的平台主要包括网站,电子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平台,新闻媒体,网络广告等等。人们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更高效快捷通过网站等平台获取信息。公共类新媒体语言的面向的是广大社会群体,因此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由于这一类语言的接受群体极为广泛,且群众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因此语言风格多通俗易懂,极少出现晦涩生僻的内容。

  2、公共类新媒体语言的逻辑性较强,条理也相对清晰,因此公共类语言在整个新媒体语言中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3、网站运营商或广告发布者需要获取关注度从而获取利益,因此公共网站类语言的时效性极强,且语言颇具吸引力,抓人眼球。

  (二)个体语言

  个体语言与公共类语言相对比,它的主要群体是独立的,分散的网民。这一特性就决定了网民类语言的差异性。它的主要运作平台为:手机短信,个人电子邮件,微博哔哩哔哩豆瓣,天涯,知乎快手抖音等等。个体类语言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1、差异性较大:这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体类语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风格,它主要取决于每一个网民的兴趣偏好及文化素养。相对于有专业团队的公共类语言来说,个体语言是相对零散的、原生态的。但正是这种差异,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背景看待整个新媒体语言文化。

  2、鲜活性:网民类语言是新媒体语言中最具有生命力与表现力的部分。与其他类型的语言相比,网民类语言的主体是独立的,分散的个体,他们的发言行为,往往仅代表个人意见,且约束性相对较低。因此网民类语言的情感表达相比其他类型的新媒体语言来说更为浓烈,且能够最贴近,最真实的反省每一个网民的内心世界。

  3、被引导性: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双重身份,我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我们使用与语言可以传递出情感来影响其他人;同时我们又是信息的消费者,我们的观点也为其他网民消化。因此在信息的接受与传递的过程中,新媒体语言充当了承载情绪的纽带。

  (三)自媒体语言

  自媒体是近年来的新兴媒体产业,较之前的媒体不同,自媒体的运营商不再是大型团队公司,多以独立的工作室或是小型团队为主。现如今常见的自媒体主要有:微博网红团队,B站UP主,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等。自媒体的运营方式更加灵活且针对性较强。他们的客户群体往往不再是广大群众,更多地针对某一小部分具有相同特质的人,比如:白领或是学生。因此自媒体语言总是紧跟时代步伐,话题性爆点性十足;语言风格主要取决于接受群体的喜好,且不再拘泥于单一风格。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自媒体语言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特点:

  1、语言的平台多样化且语言形式丰富多样

  2、语言风格灵活多变,力求语言风格的独立

新媒体语言与网络语言[1]

  新媒体语言是从媒体语言发展而来的,因此新媒体语言的主要功能还是传递信息,与网络语言相比新媒体语言的有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它需要更加灵敏准确的传递信息,引导社会价值观正确走向,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新媒体语言和网络语言做出比较:

  (一)有无引导性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可以在语言生活中反映出来。而新媒体语言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其本身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向导作用。其向导性体现在:

  1、新媒体语言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还念,意识形态的转变。

  2、新媒体语言影响着中国主流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有无商业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优化以及全球信息网络浪潮影响,新媒体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新媒体语言作为新媒体产业的产物,同样也具有商业性。新媒体运营者需要通过语言的运用促使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衔接,形成持续性互惠互利的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效益的良性发展。我们以几年来网上流行的“爱用品”“雷品”“种草”“拔草”等词汇:博主将自身使用感受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词语,通过新媒体产业提供的平台,间接的拉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新媒体语言的影响力并不是昙花一现,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完善,将会有更加专业的、长期的团队主攻“爱用品分享”等环节。“爱用品”“雷品”“种草”“拔草”这些词语不会像网络热词一样在热度减退后就先声匿迹,而是会以更加完善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网络语言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但网络语言主要是以独立的零散的状态呈现出来,并不能从长远上与商业性挂钩。

  (三)有无快餐性

  快餐型主要针对的是网络语言,它指的是:追求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并且保持着较高的更新换代速度。正是在这种高速化的模式下,许多网络热词的寿命可谓是“昙花一现”。新媒体语言中极少一部分也存在着快餐化的问题,但新媒体语言的监管体制与监督机制与网络语言相比都更加完善,因此新媒体语言在近些年发展中正在逐步消除语言中的快餐化现象,向着更加完善的模式发展。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明雨晴. 新媒体语言的特征. 北方文学, 2019年12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amyHuang.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媒体语言"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