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斯密的分工理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在工业生产中大量实践的分工理论。分工主要指为了实现工业生产目标而进行的对具体工作内容的分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能够实现各种生产目标的分配准则称为分工理论。

  1776年3月,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斯密说: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这职业(分工的结果,使扣针的制造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没有受过相当训练,又不知怎样使用这职业上的机械(使这种机械有发明的可能的,恐怕也是分工的结果),那末纵使竭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是决不可能了。但按照现在经营的方法,不但这种作业全部已经成为专门职业,而且这种职业分成若干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也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象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分工论,在当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所以到20世纪初亨利·福特就把生产一辆车分成了8772个工时。分工论成为统治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

  劳动分工理论对于管理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的专业分工、管理职能分工社会分工等理论,都与斯密的这一学说有着“血缘关系”。

  斯密有句名言:“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利己主义,所以,每个人的利己主义又必然被其他人的利己主义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正当利益,由此而产生了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正是以个人利益为立脚点的。这就是所谓“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管理的理论基础。“葫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便是在这种理论基础上产生的。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6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斯密的分工理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11.144.122.* 在 2011年3月16日 14:24 发表

分工理论也是为后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回复评论
180.160.228.* 在 2011年11月30日 18:09 发表

谢谢,学到了很多

回复评论
222.211.175.* 在 2016年7月10日 14:20 发表

211.144.122.* 在 2011年3月16日 14:24 发表

分工理论也是为后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准备拜读一下泰勒的作品,谢谢亲提供线索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