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译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数字化转译员是将数字化用例的业务价值落地推广的推手。是业务和技术的沟通桥梁。
数字化的关键在于“转译”:将业务需求翻译成数字化语言,完成这个工作的人称之为“转译员”。
转译员和企业一把手在数字化进程中几乎处于相同的重要地位,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核心资源,通过转译员,将企业的业务活动成功映射到数字化平台,完成数字化转型。转译员需要对企业的业务非常了解,同时又掌握数字化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规则,某种程度上,兼具了企业业务和技术IT开发两个场景的产品经理角色。
对于中小企业,转译员还要组织业务、技术IT团队来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框架、计划、进度、资源分配等,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数字化转译员的职责[1]
转译业务问题,解读技术结果,加速价值落地。
大多数数字化转译员同时也是业务人员。不同的是,转译员兼具业务思维和工业4.0知识储备,能够敏锐发现生产运营环境中的数字化机会,整合来自跨职能业务群体的海量信息,从而定义出一个具体的业务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技术语境下的数字化用例描述。
数字化用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转译员对于用例的持续优化作用巨大。当技术团队完成一轮开发后,转译员会召集业务条线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解释技术和分析结果背后的指标影响、投资回报等业务启示,听取业务侧的反馈,推动技术方案的敏捷迭代。
转译员打通了工业4.0价值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技术端,转译员为业务用户代言,避免数字化用例过于追求理论最优而失去可行性。在业务端,转译员持续追踪试点表现和用户体验,并促进推广过程中人员与工作方式的协同变革。
储备数字化转译员的方法[1]
内部培养:转译员不能外包
领域擅长是转译员的核心价值力。转译员必须熟知这家企业的行业环境和业务场景,快速准确地判断业务指标或流程的变化对于不同价值链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这类人才不可能通过外部招聘或采购获得。内部员工通过能力培训和考核取得认证,是企业培养转译员的最佳路径。
规模培养:人人都是转译员
转译员是一种资质,而非职能。它要求员工具备发现业务问题、产生数字化创意、解读技术洞见、推动用例落地的意识和能力。
在数字化领先的组织中,员工往往具备全面的工业4.0知识储备,能够将识别数字化机会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由于转译能力的高度渗透,这些企业能够自下而上持续自主地驱动数字化赋能的业务变革。人人都是转译员,可以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高水平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