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成长型企业信息化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后,因为业务流程日益复杂,人员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业务流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带来经营效率的倍增。由于成长型企业在业务、经营管理上均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既和“初创期”的小团队不同,又和“成熟期”的大企业有很大差异。因此成长型企业的信息化,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种规律和特征,才能有效的保证达成成长型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利用系统,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带来经营效率的倍增。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解读

   从经营角度,可把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阶段。

   初创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及选择恰当的业务方向经营模式。在这一阶段,企业往往使用手工流程、零散EXCEL表格、少数单机软件(如财务软件),而不会急于实施整体信息化。

   成长期企业,指企业方向明确,正处在业务快速成长,人员不断增加的时期。管理者一方面对外开辟市场,另一方面要应对日益复杂的内部运营流程,常常处于“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如果不实施标准化和自动化,内部管理压力迟早会造成经营失控的危机。

   成熟期企业,指企业已进入平稳经营的时期。管理者一方面继续寻找增长点,一方面通过内部管理要效益。正常情况下,企业应已完成了基本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本阶段信息化重点则转向精益管理,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业务、客户订单、人力、考核、薪酬等专项流程的效率,或对不适合的老系统升级换代。

   和一般意义上企业信息化的区别

   不同阶段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因此在企业信息化上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应该围绕“业务流程标准化”来开展。这是和一般意义上企业信息化的最大区别。麦当劳企业的成功,不是因为汉堡手艺好,而是由于标准化经营。从一棵树木,复制到一片森林,标准化是避免混乱无序的先决条件。无论是OAERPCRM还是HR,都只是从厂商角度出发的一种定义和概念。从成长型企业自身角度而言,建立信息化系统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带来经营效率的倍增。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内容

   业务流程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有很多,但成长型企业应主要围绕“主营业务流程”来实施信息化。把主营业务流程理清楚、管起来,就能实现80%以上的经营标准化和规范化,带来经营效率的极大提升,为公司稳步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业务流程信息化是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

   内控流程信息化:把内部管控流程理清楚、管起来,如请假、外勤、费用等申请审批,员工销售日志等工作记录。成长型企业随着人员逐步增加,信息化系统能有效确保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

  人力流程信息化:把人力资源流程理清楚、管起来。如入职、离职、部门、岗位、档案等。围绕“人员绩效”为核心,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面临难题

  由于成长型企业的特殊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工作面临3个难题:

  (1)太复杂的系统跑不起来。

  从历史上看,企业管理软件是从大企业、超大规模企业应用发轫的。因此市面上存在各类非常复杂的IT系统。要运行这类系统,对企业自身的实力、投入资源、对IT的掌握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内部建立并维持一个高水平的IT信息技术部来运营。这和成长型企业的想法有显著差异。成长型企业并不希望使用太复杂,IT属性太强的系统。

  (2) 太固化的软件是鸡肋。

  另有一些针对小商户、营业门店、草根团队等,完全标准固化的软件,也很难满足一家真正的企业的要求。因为成长型企业搞信息化,并不是需要找个地方简单存放电子文件,而是要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与自动化。这就要求系统必须能够根据业务流程来定制,完全标准固化的软件如同鸡肋,即使再便宜,起不到作用就是彻底的浪费。

  (3)成长型企业,希望集中精力于自身业务,不希望折腾IT。

  成长型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态度,是既希望利用其来增进效率,又不希望自身折腾IT。因为成长型企业需要集中精力专注自身业务。传统“销售软件”的模式,针对的是自身具备很强IT能力的大型企业,把“裸软件”卖给他们,然后企业能够通过自己的IT部门去实施解决。这对于广大成长型企业而言不现实,也太过笨重。

成长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正是因为成长型企业资源有限,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因此更需要清晰的判断当前管理上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将信息化的工作重点紧密围绕“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来开展,才能避免落入“为了软件而软件”的陷阱,把系统作为工具,达成经营效率的倍增。

  (1)理清楚:梳理流程

  这里说的理清楚,是指从信息化的角度来梳理业务流程。信息化系统是一种生产力工具,之所以做业务流程信息化,就是为了让业务办理更快速,差错更少,更容易管控。因此在业务流程的操作顺序信息共享、审批环节等方面,都可能比手工纸张操作更简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信息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现有业务流程,去掉冗余环节,达成经营效率倍增。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管理中所谓的BPR(业务流程再造),实际上就是在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来为企业定制出最佳的作业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成长型企业信息化,最好选择一套平台级、可定制的信息化系统,而不要去选择那种高度固化的软件。

  (2) 管起来:标准化与规范化

  梳理业务流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麦当劳的成功,不是因为汉堡手艺好,而是来自于高度的经营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带来规范化操作,规范化操作带来自动化经营。要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需要企业在管理制度、岗位安排、员工培训、系统支持等多方面配套——制度规范,人员理解,系统支持。

  (3)增绩效:业务流程信息化+掌门看板控全局

  一方面通过业务流程信息化来确保作业标准化的执行,一方面利用信息化系统,将流程中的数据自动汇总成管理所需的统计报表趋势、分布,用量化数据来进一步改善流程作业效率。神量云系统提供的“掌门看板”功能,可以让成长型企业管理者打开浏览器,经营情况尽在掌握之中。

  选择3个模式

  (1)内部IT部模式

  企业自行建立一个成熟的内部IT部门,自行架设服务器,自行维护配置有关的硬件、软件、网络等IT基础设施。该模式是传统模式,好处是完全由企业自行控制,灵活度大,如果内部IT技术能力强,可以更好的对有关系统实施二次开发。缺点是成本高,费用大,而且普通成长型企业很难招到和留住真正技术能力强的IT人员。

  (2)固化小软件模式

  企业购买使用某些固化的小软件,来加强某些岗位的业务能力。好处是固化软件非常便宜,成本低。缺点是无法按企业真实业务流程定制,系统作用很小,最终可能引导企业得出信息化无用的错误结论。

  (3)整体托管模式

  企业选择信息化平台,在其基础上按照真实业务流程来定制,同时将有关的技术维护工作,整体托管给专业公司来完成。好处是容易让系统和业务流程相融合,对企业自身IT能力要求不高,不需要折腾IT,而且总体成本费用较低。缺点是需要选择长期值得信任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存在一个信任问题。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