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底层知识青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底层知识青年

  底层知识青年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见识,但没有被纳入国家体制,没有稳定工作,生活漂移的年轻人”。由社会学者于建嵘在2010年提出。

  与新生代农民工不同,这一群体在居于弱势地位时,除了困扰自身的生存问题,他们还会从制度乃至政治层面思考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公,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自嘲、冷漠、不满乃至对立等情绪。

底层知识青年的背景

  近年来,受房价居高不下和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底层知识青年这一群体的规模与年俱增。今天的中国,谁要是再喊些“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口号,就算不被挖苦嘲讽,也鲜少有人附和响应。残酷的现实早已告诉人们,就算一个家庭倾尽所有供养孩子读书,最后也未必换得来家族命运的改善。对那些家境一般又没有背景的大学生而言,要想找一份体面得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买房买车的工作,绝非易事;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甚至“毕业即失业”。

  决定一个人地位有两种因素,一个是“先赋性因素”,即靠家庭背景;一个是“后致性因素”,即靠个人努力。先赋性因素作用太大,这个社会的流动性就小,继承性就大,也就是世袭性强。显然,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年轻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要远多于个人努力。“富者恒富,贫者恒贫,官员的子孙永远是官员,农民的后代除了做农民工别无出路”,一幅极致的阶层固化图正在现实中形成。无疑,这是一种身份时代的复归,是垄断机会、财富和资源的“集体世袭”。

底层知识青年的囧境

  底层知识青年的压力除了来自于客观上的高房价和难就业之外,整个社会金钱至上的成功判断标准,也是压在他们胸口上的巨石。“读了那么多年书,好歹也是一个大学生,挣得还不如一个农民工多”,相信不少人对这样的说辞不会陌生。

  正是在前边所描述的那些骨感的现实面前,不少底层知识青年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被边缘化的他们,从来不甘心居于社会末流,但苦于上升渠道的日益窄化,事业和爱情一时都难以找到突破口。面对现状,除了无奈就剩无力的他们,只好在自怨自艾中舔舐伤口,在自嘲乃至自贱的集体狂欢中,寻求片刻慰藉——在此背景下,“屌丝”一词横空出世。有观点认为,“屌丝”的出现,既消解了当下流行的成功学镀金的虚妄,又拒绝了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是“庶民的文化胜利”。

  在这样的困境中,底层知识青年的痛感要远大于其他阶层,一方面,他们背负着整个家族改变命运的寄托,另一方面,整个体制却在他们通向成功的路上设置各种障碍,不断上演屡战屡败的人生悲剧。最近,有一家外媒观察到,高房价正在摧毁中国年轻人的梦想,长期遭遇不公而又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性时,底层知识青年的怨恨情绪只会越积越多,直至酝酿出难以预料和控制的结果。

底层知识青年囧境的原因

  青年人们的烦恼则主要来自于权力市场经济中的种种不公正。进一步说,这种不公正又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计划经济时代在不同阶层和地域之间设置的壁垒,至今尚未废除,给底层知识青年带来的“起点不平等”。于是,在现实中,生长在贫困山村孩子高考成绩明明要比大城市同龄人高的孩子,却不能像后者那样考进一所体面得大学的故事不断上演,对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搬砖”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那些城里娃。

  另一方面,不完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尚未完全摆脱极权政治“控制术”的青年人,跌进了另一个泥潭,在这个泥潭里,他们不仅要直面信仰迷失的虚空,而且还要遭遇物质(金钱)至上的资本奴役。尽管不少青年人反感这种生活状态,但面对来自于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压力,他们还是屈从了,在争做极致利己主义者的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底层青年而言,“机会的不均等”自此至终都伴随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他们拼命想挤入体制时,权力阶层封闭式的“代际传递”,早早地向他们关上了大门。即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有幸凭个人能力顺利通过独木桥挤进去,也只能长期停留在体制的末端,用自己的青春去换取那未必能等得来的职位升迁和处境改善。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LuyinT,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底层知识青年"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