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审计行为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审计行为文化

  审计行为文化审计人员及相关组织或机构在有明确主观意识的审计行为(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样表述,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创造审计行为文化的主体是审计人员及相关组织或机构;

  二是审计行为有明确的主观意识;

  三是它是审计行为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我国审计行为文化的特征

  纵观世界各国审计行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其一定的社会条件,反映了一定时期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发展状况及这个时期的审计重点、目的和目标。

  就我国而言,我国审计行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特征。

  在与时俱进方面,自1982年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其事例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三例:一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为正确评价承包经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明确经济责任,维护国家、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保障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健康发展,全国各地根据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办法、规定或制度(即:抽象审计行为文化),根据这些条例、办法和制度,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具体审计工作(即:具体审计行为文化)。二是,从上世纪末开始,为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及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规定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具体审计行为和抽象审计行为都体现出了审计行为文化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三是,审计署原审计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曾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审计要敢于讲真话,敢于反映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敢于实事求是处理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审计机关在本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要和正在实施的审计行为,这就是我国审计机关在本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审计行为文化”。

  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进步。开拓创新和超前思维是审计行为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金审工程”。金审工程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和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计遇到了维护国家经济建设秩序和适应信息化的双重挑战。1998年,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郑重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之后,他又相继提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掌握信息技术将失去指挥的资格,审计机关的管理人员不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失去任职的资格。在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审计署党组作出了建设审计信息化工程的战略决策,于1999年开始编制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程序组织了实施。刘家义审计长在2007年底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结束时的总结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现代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这一新的审计理论观点。之后,他又多次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一科学命题,是我国新的审计行为文化,必将对推动我国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我们开展审计学术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相关条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Lin,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审计行为文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