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观测库存控制系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定期观测库存控制系统(P-system)
目录 |
定期观测库存控制系统也称为定期控制系统或订货间隔期控制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一种以固定订货周期为基础的库存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限定时间点检查库存水平,作出相应当决策的库存决策方法。
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定货,定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S
在这个定期观测库存控制系统中,以固定的间隔周期T提出订货。定期控制系统不存在固定的订货点,但有固定的订货周期T。每次订货也没有固定的订货量,需要根据某种规则补充目标库存量S。目标库存量S与订货周期T是事先确定的主要参数。其中S的确定主要考虑为库存设定一个控制限额。(如下图)
优点:
不需要随时检查库存,简化了管理,在规定订货的时候检查库存,也节省了订货费用。
缺点:
不论库存水平降得多还是少,都要按期发出订货,当L 很高时,订货量是很少的。如果某时期需求量突然增大,有可能发生缺货,所以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重要性较低的物资。
定期观测库存控制系统与连续观测库存控制系统的比较[1]
定量订货模型和定期订货模型的基本区别是,定量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而定期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也就是说,定量订货模型当到达规定的再订货水平的事件发生后,就进行订货,这种事件有可能随时发生,主要取决于对该物资的需求情况。相比而言,定期订货模型只限于在预定时期期末进行订货,是由时间来驱动的。
运用定量订货模型时(当库存量降低到再订购点RL时,就进行订货),必须连续监控剩余库存量。因此,定量订货模型是一种永续盘存系统,它要求每次从库存里取出货物或者往往库存里增加货物时,必须刷新纪录以确认是否已达到再订购点。而定期订货模型中,库存盘存只在盘点期间发生。
两种系统的其他区别因素是:
(1)定期订货模型平均库存较大,以防在盘点期发生缺货情况;定量订货模型没有盘点期。因为平均库存量较低,所以定量订货模型有利于贵重物资的库存。
(2)对于重要的物资如关键维修零件,定量订货模型将更实用,因为该模型对库存的监控更加密切,这样可以对潜在的缺货更快地做出反应。
(3)由于每一次补充库存或货物出库都要进行纪录,维持定量订货模型需要的时间更长。
我们可以看到,定量订货系统着重于订购数量和再订购点。从程序上来看,每次每单位货物出库,都要进行记录,并且立即将剩余的库存量与再订购点进行比较。如果库存已降低到再订购点,则要进行批量为Q的订购;
如果仍位于再订购点之上,则系统保持闲置状态直到有再一次的出库需求。对于定期订购系统,只有当库存经过盘点后才做出订货决策。是否真正订购依赖于进行盘点的那一时刻的库存水平。
- ↑ 张淑君, 林光.企业运作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ISBN 7302092443, 978730209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