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济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隐藏] |
婚姻经济学是指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分析婚姻行为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婚姻也是人们为了满足于本性并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组合形式,类似于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要比市场交易节约交易成本。
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婚姻与爱情,首创于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他把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书,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同样,也应用于了婚姻。贝克尔提出婚姻经济学是在1981年。
婚姻经济学的本质[1]
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项经济行为。知名经济学家薛兆丰就曾打比方,两个人结婚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办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结婚是用两个人的资源做家族企业”
提到结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彩礼。有人说,彩礼能反映出当下的社会状况,彩礼就是丈母娘考量女婿的“唯一标准”。
一幅全国彩礼地图显示,福建以30万彩礼位居第一,浙江以20万紧随其后,江西、山东、河北均为15万,并列第三。
另一份河南彩礼报告显示,2018年河南彩礼平均约9.78万元,其中提到高价彩礼的原因一个是社会攀比心理,另外也有男女比例失调的因素。
其实,“娶媳妇要送彩礼”是从中国古代开始就有的传统。民俗专家介绍,最早在周朝时,男方娶亲时送的吉祥物是大雁,寓意夫妻恩爱,相互遵守誓言。唐宋以来,男方向女方送现金作为彩礼的较为普遍,具体数额据家庭情况而定。当下婚礼中,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的“彩礼”钱,不值得提倡。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彩礼习俗流传千年并不难理解。
经济学专家包特曾撰文指出,基于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男女结婚的主要动因在于利用双方在能力和资源上的互补性产生更大的收益。由于双方结婚以后在家庭内部的收益分配通常是依据习俗而定,可能偏离各自在市场上能够得到的“价格”,那么,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一方就可能在婚前将这些“差价”一次性通过彩礼或嫁妆的形式收取过来。
薛兆丰曾在《奇葩说》上就婚前该不该在房本上加女方名字的问题,表达了观点。他表示:“两个人结婚就是在用自己的资源在做家族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由于在家庭中,两个人付出不同,女方先付出而男方后收获,在开局之时为了保证做一份抵押也未尝不可。"
他解释,双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资源办企业,男女双方给出来的资源包是不太一样的。从时间上来看,男女双方发挥作用的时间点不同,有的人早一点,有的人晚一点。从传统上来说,通常是女性负责生育、抚养家庭、照顾家庭,而男性发挥的作用比较晚,有的要等到三四十岁以后,他的作用才会发挥出来。
“由于男女双方发挥作用的时间点有晚有先,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一方做播种、施肥,另外一方负责收割。负责收割的那个人就比较容易敲前面付出的那个人的竹杠,如果要男方给一点抵押,万一婚姻出现了问题,能够做一点垫底。这有错吗?这没错。”薛兆丰表示。
房产如此,彩礼也有这样的性质,可以说都是婚前男方给女方的抵押,为女方在婚姻中的利益提供保障。当然了,结婚时女方也要付出。一般来说,男方付了彩礼,女方也会拿出部分嫁妆,算是礼尚往来。
“彩礼是前置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告诉记者,彩礼在古代有补偿的意味。很多父母认为,把女儿嫁过去,培养女儿花了很多时间、金钱,需要对方给一个回报。古代嫁出去的女儿除非被休,不然不能回娘家,也基本不能为娘家做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彩礼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是合理的。
他提到,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苦,彩礼相当于是一个保障。如果男方出轨离婚,过错方不可能把钱要回去,对婚姻也是一定的保障。
聂辉华认为,“彩礼高不一定是坏事,我是江西人,老家特别重男轻女,我作为一个男士都看不下去了,彩礼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男轻女的陋习,男多女少,女孩本来就紧俏,彩礼自然高。”
另外,彩礼高说明女性地位高,改变了经济地位也就改变了社会地位。他认为,彩礼也是市场自由形成的结果,不应该人为干预,而是要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彩礼是一个家庭经济实力、财富地位的象征,代表未来生活的经济基础,还有一部分研究发现,彩礼比较高的家庭,有更多的资金投资给未来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对代际传递有好处。但是,过度扭曲的彩礼会使出资的一方陷入债务负担,应当适度。
在生活中,因为彩礼金额无法达成共识,准新人吵架甚至彻底闹翻的情景十分常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汪彦玲对记者表示,这种情形在她做心理咨询时经常遇到,主要是由于女性安全感的缺失。
“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比如父母婚姻关系不是很好,或者是说缺失父爱或者母爱,总之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她就会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去寻求安全感的需求,除了情感的诉求以外,还会转化成对物质方面的诉求来肯定对她的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都是会去解决女性的安全感的问题。”她说。
另外,在彩礼这件事上,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出发点。汪彦玲表示,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看待彩礼是带着一种补偿心理,从即将进入婚姻的女性角度来说,由于生殖属性,以及中国社会里的传统观念,女性会自认为处在一个较为弱势的地位,认为自己嫁过去以后,就是一种付出,所以也期待通过彩礼得到一种前置的补偿。
同时她提到,从情感角度来看,彩礼的行为可以看做是女性在为感情定价,而从男性角度来说,付出彩礼,在他们看来是“为性付钱”,双方都有动机。女性是希望通过彩礼获得最高价格的感情补偿,而男性是希望通过彩礼获得最低价格的性的动机。
如今组成一个家庭,颇似经营一家股份公司。其主要成员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共同合作经营,其理想境界应是:分配合理,利益均沾。其存在的边界,取决于边际投入与边际收益。任何一方感到其边际投入与边际收益不相称时,便会撤资散伙,分道扬镳,婚姻危机,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