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多班运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多班运输[1]

  多班运输是指在一昼夜时间内车辆工作超过一今工作班以上的货运形式。采用多班运输是增加车辆工作时间,提高车辆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例如,实行双班运输,车辆的生产率可比单班提高60%—70%,同时也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

多班运输的特点[2]

  (1)采用多班运输,增加车辆在路线上的工作时间,能相应地提高车辆的工作率和利用率。

  (2)组织多班运输,主要应解决好驾驶员的组织和车辆的行车调度。

  (3)注意安排好驾驶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同时也应考虑到定车、定人和车辆的保修安排。

多班运输的组织形式[3]

  (1)一车两人,日夜双班。即每车配备驾驶员两人,分为日夜两班,每隔一定时间,日夜班驾驶员相互调换一次。同时,为保证轮休时的运输任务不受影响,还配备一名替班驾驶员,替班轮休。这种组织形式,又可根据运距长短,分为起点交接、中途交接和随车交接三种形式。

  (2)一车三人,日夜双班,两工一休。即每车配备三个驾驶员,日夜双班,每个驾驶员工作两天,休息一天。这种组织形式适宜于一个车班,能达到或完成一道或多趋往返的运输任务。

  (3)一车三人,日夜三班,分段交接。即每车配备驾驶员三人,日夜三班行驶。驾驶员在途中定站、定时进行交接,途中交接站可设在离终点站较近的地方,并在一个车班时间内能往返一次。在起点站配备驾驶员两人,交接站配备驾驶员一人,每隔一定时间三名驾驶员轮流替换。这种组织形式能充分利用车辆设备,运输效率高。但驾驶员的工作时间不均衡,需要驾驶员的人数也较多。为达到车辆安全运行的目的,还须确保车辆维修和保养的技术力量能适应快速保修的需要。

  (4)两车三人,日夜双班,分段交接。即两辆车配备驾驶员三人,分段驾驶,交接站设置在起点站或到达站附近,在一个车班时间内能完成一次往返的地方。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两天可以往返一次的运输任务。与“一车三人,日夜三班,分段交接”的方式相比,这种组织形式,能做到定人、定车运行,需配备的驾驶员较少,但车辆利用时间仅较单班车提高50%,是一班半的运行制度。

多班运输应注意的事项[3]

  组织多班运输,在运输组织方面,主要应注意解决好驾驶员的劳动组织、车辆的行车调度和对外联络协作等问题。

  1.劳动组织

  劳动组织的首要任务是要注意安排好驾驶员的劳动、休息和学习时间,合理选择交接班的地点。同时也应考虑到定车、定人和车辆的保修安排。

  2.行车调度

  在组织多班运输时,由于夜班比日班条件差,不论道路照明、事故处理、工作联系等方面都不如日班方便,因此除了工作时间长短有所不同外,在安排日夜班的运行作业计划时,一般应当将难运的任务安排在日班,好运的任务安排在夜班。例如零星的货运任务及循环运输等由于装卸地点较多,情况较复杂,所以安排绐日班运输;而大宗货物运输以及组成往复式的货运任务,由于任务比较稳定,变动少,涉及到的装卸点也较少,因而适合于安排给夜班完成。

  3.协调联络

  在对外工作联系方面,为适应多班运输的特点,应特别注意和收、发货单位搞好协作关系,创造良好的装卸货现场条件,修整现场道路,安装照明设备,协调货物发送、交付装卸等交接环节,保证多班运输的顺利开展。

  目前,在长途运输组织方面,多数企业实行昼夜行车运输组织制度。自货自运以及小型企业和个体运输往往一辆车配备两名驾驶员,采取轮流驾驶的方式(驾驶室内备有卧铺供司机休息)。大中型营业性运输企业一般采用在中途更换驾驶员的方式,一种方法是车辆开到中途后,会有新的驾驶员将原来的驾驶员换下来,将车开到下一站或终点站;另一种方法是两辆车对开到中点后,互换驾驶员,驾驶员将互换的车辆送至终点站。通过这样的运输组织方式,既保证了驾驶员得到合理的休息,又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利用效率,满足了货物快速直达的需要

  当然,开展多班运输,单车产量有所提高,但企业所开支的各项费用与工作人员数量也随之相应增加。所以只有全员劳动生产率均有了提高,单位成本同时有所下降,才是多班运输的最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编著.物流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丽群编著.运输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3.0 3.1 陈京主编.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多班运输"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