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城乡教育一体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有效消除地域、经济等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特点

  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蕴含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还体现着城乡教育的交流、共生和发展,有着更为丰富的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城乡教育目标的共生性

  城乡教育目标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对以往倾向城市教育发展取向的政策的矫正。在我国五十年代初,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正处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教育的时期,农村成了城市的附庸,而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城市建设所需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政策,如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医疗福利制度和就业制度,但由于长期倾向于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取向,因此农村经济、教育发展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

  如今,教育发展的城市取向依然十分突出。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大批接受了农村教育的年轻人涌入城市,选择在城市生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这种服务城市的农村教育,有利于促进城市各项事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农村教育对城市发展的单向服务,不但严重制约着农村人才的积聚,使大量农村人才流失,也严重阻碍着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2.教育对象的城乡交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人员的流动频繁和职业变换加快,促进了城乡居民的交流和融合,人口分布布局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农村中的城市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要打破城乡教育对象的身份限制、内容限制和制度限制,增强城乡教育内容的共通性,提高城乡教育对象的受教育的均衡性,促进教育制度的贯通性。

  3.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

  五十年代初期,在经济落后,教育经费异常短缺的情况下,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优先发展工业的制度安排,在这样的制度之下确立“城市教育优先”的发展方式是符合当事国情的。而城市教育国家办,农村教育靠集资的教育发展模式造成了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质量的差异,使得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别不断扩大、相互脱节。九十年代以来,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政策措施,但由于长期的不均衡投入政策造成的农村教育的困境和落后,使得城乡教育差距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改观。

  实施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并不是放弃城市教育的发展,把所有的教育资源都送到农村去,更不是不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盲目增加教育资源投入,而是要合理、协调的调配城乡教育资源,使城乡学生平等的享有公共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许多农村的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农村教育资源投入较少,学生的学习条件较差,农村教师的工资较低甚至不能按时发放,使得很多优秀的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农村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差异,中东部农村富可抵城,而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多尚处在温饱线上,这就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调整农村教育机制。

  2.农村教育水平依然落后,城乡教育的差距较大

  当前我国还依然延续着过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社会发展政策。致使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也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拉大,国家援助农村教育的物质和资源条件有限。正是由于长期的城乡有别的教育投入方式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因此要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3.城乡一体化教育的运行机制尚处于初始阶段

  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有效的机制保障。如何针对广大农村中小学在生源、师资、校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设计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和跟进措施,还需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和安排。此外,还应进一步完善城乡教师交流、高校及职业教育对口援助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政策措施。城乡一体化教育的措施和机制,都处于起步阶段,距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大范围的交流、互动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任务十分艰巨,目标远未实现,改革尚需努力。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与途径

  1.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高度的正相关。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分配总体呈现不均衡的特征,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将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特别是在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使其缺少吸引优秀教师的外部条件,大量优秀教师的流失更加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建立城乡教育人力资源规划,创造条件扩大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双向流动,尽快提升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社会共同关注,强化舆论监督

  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高度关注,还要尽可能的调动区域内各方面力量积极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提供帮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社会氛围,打造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社会基础,强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逐步实现对教育在投入、设施、师资等方面的平衡,缩小城乡差距

  3.打通城乡封闭的“教育圈”,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交流互动

  长期以来城乡有别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但加剧了教育的城乡差异,也使得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分别形成了两个封闭“教育圈”。促进城乡教育的交流、沟通和互补,要使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共同发展,让它们分别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同时,要发挥农村教育的资源优势,补充城市教育中缺少的本土教育,逐步实现城乡教育的相互贯通、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4.采取多种措施平衡城乡师资力量

  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差异较大。如何解决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师资建设均衡化这一问题,成为能否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问题。平衡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分三步实现:第一步稳定农村现有的教师队伍,让他们能踏实认真的工作,并不失时机地提供农村教师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第二步,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留住农村优秀教师同时鼓励城市教师短期下乡职教,把好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农村;第三步,通过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设计吸引优秀教师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参考文献

  • 葛海燕,李海桐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A).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寒曦,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乡教育一体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