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价格升级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国际价格升级是指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销售渠道显然要比国内市场渠道长、环节多,这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与费用的不断增加。这些成本与费用除了国内制造成本和运输费以外,还包括海外运输费、保险费、关税、行政管理费以及国外各环节中间商的多次加成等,甚至还要受到国际目标市场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的影响。上述发生的一系列成本与费用最终都要加在出口产品的销售价格上,从而导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国内销售价格高得多的现象。这种在国际营销中商品价格随成本增加而不断上升的现象就是国际价格升级。
只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导致价格升级的因素存在,价格升级都将不可避免。价格升级必然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使得进口产品难以与本土生产的产品在价格方面进行匹敌,严重时可能无法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过高的价格限制了国际市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国际企业想在国际市场成功地参与竞争,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当作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为此,国际企业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有效遏制价格升级。
控制国际价格升级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尽量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制造成本占有较大的比重,想方设法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可以有效抑制价格上涨的幅度,这是解决价格升级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在国际营销中,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是在人工费用低廉的第三国组织生产,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从而抑制价格升级。如在美国一个熟练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在10美元以上,而在墨西哥则不足2美元。
二是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组织生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现,韩国工人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某型微波炉,而美韩两国生产这种微波炉的生产效率为4∶9。
三是取消产品的某些既昂贵又非必需的功能特性,甚至降低生产的总体质量,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的另一种有效方法。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销售的产品,要销往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剔除一些多余而不必要的功能与设置,以尽量降低制造成本。如日本生产的彩电出口到中国时,就减少了价值2000元左右的“丽音”功能,以适合当时中国市场的需要。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不仅可以降低价格,而且还可以降低关税,对国际企业来说具有双重好处。
- 2.努力降低关税
关税是产生价格升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价格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国际企业总是千方百计降低关税。企业常用的办法是,通过降低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的净价来抵消关税。但这种做法总是带来明显不足:一是降低售价可能使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二是这种降价可能招致进口国政府的倾销指控,而征收反倾销税这就使企业的价格优势化为乌有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办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关税。这些办法包括:
①重新进行产品分类。
对于产品归属何种类别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企业要争取将自己的产品归为低税收的类别上。
②改变商品的形式。
在通常情况下,各国对进口零部件与半成品征收的关税税率都比较低,为此,国际企业可以向对方国家大量出口零部件和半成品,然后在东道国进行组装或深加工,以达到有效避税的目的。
③利用国外贸易区降低成本。
许多国家都设有性质相当于我国的保税区一样的国外贸易区或自由贸易区,国际企业携带产品进入这些区域可以免征关税,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 3.精简分销渠道
在国际市场营销中,渠道成员的积极加入有助于商品的广泛销售。但是,国际销售渠道环节过多、渠道过长,不仅会造成销售渠道混乱、拥堵,而且将导致销售费用增加,销售成本过高,从而直接推动价格升级。尤其是,许多国家对进入销售渠道的商品要征收增值税,商品每经过一次转手就要被征收一次税。在这种情况下,精简分销渠道,适度减少流通环节,可以大大减少中间环节费用,从而显著减轻价格升级的压力。
- 4.直接到东道国投资建厂
直接到东道国投资办厂生产与销售商品,不仅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欢迎,而且是跨国公司成功控制价格升级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可以大大提升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为,它可以节省大量的国际运输费用、进出口关税、保险费以及进出口公司的各种加价和部分中间商的各种加成,从而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使国际企业的产品成本与本土企业在一个起跑线上展开竞争。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吸引外资,当地政府经常出台一些减免外商税收和提供优惠用地、低息贷款等政策措施,这使得国际企业到东道国直接投资建厂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际企业的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