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功能锁定假说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功能锁定假说(Functional Locking Hypothesis)

目录

什么是功能锁定假说

  功能锁定假说是指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往往锁定于某种特定的指标或表面信息,不能看穿公司财务报表,不能充分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来评估证券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对公司市场价值做出了不充分和有偏差的估计。

功能锁定假说的理论解释[1]

  功能锁定functionalfixation概念最早来自Dunker和Luchins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它用来描述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的某种功能性障碍。例如人们看到一把铁锤,往往想到它的敲击功能,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却不能用身边的铁锤来完成除敲击之外的任务,或者在需要敲击行为而没有铁锤时想不到使用身边的其他替代物。这种功能性障碍被称为功能锁定。“功能锁定假说”(Functional Fixation Hypothesis,以下简称FFH) 是与“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以下简称EMH) 相竞争的一种假说。

  EMH认为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及时、无偏地反映一切可以公开获得的相关信息。FFH认为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锁定于某种特定的表面信息,不能充分理解和利用有关信息来评估证券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会计盈余信息为例,市场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功能锁定体现为投资者注意到名义的盈余数字,而对会计盈余质量没有应有的关注,对具有相同会计盈余但盈余质量不同的公司的股票不能区别定价。如利润相同的两类不同行业公司,一个是朝阳产业,一个是夕阳产业,显然朝阳产业公司的发展前景优于夕阳产业的公司,但市场却给这两类公司的股票以相同的定价。这是一种典型的与EMH相悖的“功能锁定”现象;投资者不能够“看穿”(seethrough)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价值做出了不充分和有偏差的估计。

  jiriet.al.(1966)和Jensen(1966)把“功能锁定”首先引入证券市场财务分析中。但前者只是从一般性的理论上论述了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功能锁定问题,后者采用“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的方法发现了功能锁定的一些证据,但他的研究设计遭到后人的指责。Ashton(1976)使用的“输入—输出研究”(input to output study)设计被众多研究者效仿,如Changand Birnberg(1977)、McGee(1984)等。不过以上的研究都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测试对象为部分投资者,虽然它们都发现了支持FFH的证据,但这并不能直接导出市场不具有效率的结论,因为个人的功能锁定并不等于整个市场的功能锁定。与此同时,70年代大量有关不同会计方法价格效应的实证研究都支持EMH而不符合FFH,即市场能够看穿财务报表,不同的会计方法不能欺骗投资者。例如Beaverand Dukes(1973)通过对股票市盈率的研究,发现单个投资者对证券价值的有偏估计可能合成整个市场对证券价值的无偏估计,这可以由信息竞争、向价格学习、大数法则等理论来解释。投资者的功能锁定意味着公司经理人员可以通过操纵公司帐面利润达到蒙蔽市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宇龙,王志台.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功能锁定假说"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