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护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养老机构护理是指老年人居住的福利机构或医疗护理机构,由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养老护理机构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登记提供包括个人卫生、膳食、居室卫生和医疗康复等服务。
养老机构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1]
1.老人自身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各项功能日益减退,健康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五官躯干及四肢功能逐渐下降,并出现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视力减退,听力下降,言语迟钝,行动迟缓 。这些现实因素直接影响老人的安全,容易引起老人跌倒,误食,噎食,阻塞呼吸道,窒息,坠床,烫伤,走失等等。比如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行动不便坐姿不稳,感觉功能缺陷,当保持某一姿势时间过长,或运动量偏大,过度劳累和兴奋,极易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还有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如老年痴呆、偏瘫等的患者,同样会发生难以预料的事故。此外,影响运动和平衡的骨科疾患,如颈锥病、关节炎,如不注意护理细节亦会引发事故。
2.环境因素
由于资金来源有限,目前我国很多养老机构的环境不尽如人意,设施并不完善。地面不平整。助行器不适用;厕所内、餐厅内经常湿滑;老人房间内大多放置安全椅,马桶等物品造成空间狭小;不适当的灯光,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马桶、座椅过低;有些包房内放置家具较多且有棱角;病床高度不合适;安全椅配置不够;有很多坐椅无扶手。这些都是危及老人安全的“定时炸弹”。
3.医护人员因素
医护技能的高低,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缺乏责任心;人员缺少,工作量大;服务意识差,缺乏爱心,态度冷漠;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缺乏。很多医护人员为了图方便,直接给老人服用镇定药;一些长期卧床老人大小便失禁未进行及时清洗、擦干;使用热水袋或冰袋不当;导致老人烫伤或冻伤;帮助老人服药,也常常会误服、漏服。
1.针对不同老年人特点进行安全护理
从老人一入院开始就应正确评估,定期评估,包括神志,行动能力,皮肤状况等,必要时告知家属并请其签字,在判断老人处于易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的高危状态时,应及时启动相应护理措施;对意识不清的老人应安装护栏,对躁动的老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定期检查床单;经常巡视、注意地面是否干燥;对于有行动力的老人让其穿防滑鞋;对尿频的老人就寝前应先去厕所,或在床上排便,上下床及步行时,应有护工或家属跟随照管,并将呼叫器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对使用轮椅的老人,轮椅使用前,先检查是否良好、锁定防止移动,再让老人安坐必须有2人在旁保护;护士经常巡视,了解老人的要求,夜间将所需物品放在老人容易拿到的地方。
2.完善养老机构环境设施
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地完善养老机构的设备、设施,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如:通过改善居室的安全配套设施,保证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舒适安全和清洁卫生,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服务设施,如洗澡间安装扶手、座椅,防止老年人滑倒;地面保持干燥平整,室内光线明亮,房间安装防滑地垫、扶手,室内光线明亮,病床降低高度,危险地带设置警示标识等,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使老年人生活在安全、方便的环境中,减少因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
3.加强对护工的管理和培训
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并非一般性质的服务人员,除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外,还应具备针对于老年人的专业服务技能,因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在服务质量和技术上更加专业化。和护工公司紧密合作,定期对护工进行培训,开设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课程,安排社工人员针对护工存在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开展成长小组活动,教授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和实务能力” 。护理人员发现护工操作不正确时及时予以纠正,增加护工的责任心,规范管理。护理排班实行双岗制,护理人员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严格落实护工的外出请假制度,特别是对于高危的可能跌倒,坠床的老人必须有护工陪伴,这需要护理人员和护工公司的管理人员的齐心配合。
- ↑ 盛利平.养老机构护理安全的隐患和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