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焦虑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隐藏] |
信息焦虑症是当外界信息的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判断,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受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这种情绪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信息焦虑症”。一些被人们称为“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
信息焦虑症,是由于人们吸收过多信息、给大脑造成负担形成的。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过多繁杂信息,大脑中枢来不及分解消化,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被称为“信息焦虑症”。
电视、电话、电脑、电子邮件、手机、互联网、MSN、QQ等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身边消失,心里开始觉得焦躁、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这些现象都称为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一个在现代科技发达才出现的新名词,现在科技通信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从各种重大事情的发生人们便能知一二,不过大量信息的传入却反而令人们这些都市人患上信息焦虑症。以前焦虑症大都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起的,如家庭、情感、人际交往等,像这样因信息过量引发的焦虑症近年则逐渐增多,从事计算机、商务、IT等行业的白领人群尤其高发。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焦虑症成为时尚病。“信息焦虑综合征”患者大多学历高,工作压力很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至6.6%的人会得焦虑症。医学博士李光辉认为,一些被人们称为“网络综合征”、“手机强迫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疾病,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社会的和个人的综合原因,促使这些“现代病”的出现。
像媒体从业者,以及从事电脑、网络等职业的都市职业人每日需接触“海量”的各类信息,或对信息资源有较强的掌控欲望,这类群体患上信息焦虑症可能性较大。一旦这类群体每天正常获取信息渠道发生不畅,他们就会感到极不适应,变得焦躁不安,认为是自己错过信息,一些人会不停地看电话、电子邮箱,甚至出现一种心理等待,进而引发精神萎靡、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精神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信息焦虑
一级:信息焦虑。在没有信息输入的时间或地点,他们会对着周围的一个墙壁、一张纸,甚至自己的手掌心发呆,没准这时候他们正在思考某个游戏的复杂步骤。这时候患者表现为交际能力减弱,脉搏升高,面部肌肉呈红涨状态等。
信息恐惧
二级:信息恐惧。有的患者在持续24小时以上没有接受信息的情况下,出现一种恐慌状态。这时患者往往竖起耳朵,处于戒备状态,手机上突然闪出的一格讯号、一个八卦新闻,都会让他感觉到被信息刺激的感觉,此时他的情绪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
信息抑郁
三级:信息抑郁。当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刺激,或者他对所获得的信息质量感到失望,患者有时候希望有更大剂量的刺激。如果缺少这种信息来源,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上的激烈对抗,变得郁郁寡欢,由于生活规律的紊乱,还会出现腹泻等肠胃问题。这时,患者容易自我隔离。
信息躁狂
四级:信息躁狂。每天接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电话和信息,让患者潜意识有一种英雄心态,觉得周围人谁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对人还有点过于傲慢,而这种自我意识很容易在现实世界中触礁。导致他忽而出现怀才不遇的悲哀、忽然因为自己的英雄情节兴致勃勃、忽而出现失败后灰暗至极的感觉。
选择性接收信息
首先是有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现代生活的所有信息,若想要全面接收是不可能,只会搞得自己脑袋爆炸而已。“选择性”地接收与自身有关的信息,是每个人都该有的能力,否则信息焦虑症就会缠着你,让你成天喘不过气来。可以尝试强迫自己偶尔关机,打破这种制约。
安静下清理思路
其次是每天让自己有一小段信息空白的时间,好好沉静一下,或者发呆,或者沉淀一下杂乱的思路;而且每周也该有数小时的空白时间让大脑不去工作,每月、每年都该休个假。“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就是最高的原则,身心是需要定期保养的。
放慢节奏
最后,治疗信息焦虑症的方法是不要有与人比较的心态。每个人的经历、专长不同,别人懂的你不一定熟悉,你熟悉的别人不一定懂,成日只想与别人比较,只会累死自己。无论个人对信息的掌握多么全面,遗漏总是难免的。况且很多时候,信息也并不是决定成败的惟一因素。因此,平时感到很累的人应适当放慢生活节奏,不必整天想着信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