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俄国农奴制改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亚历山大二世
放大
亚历山大二世

目录

什么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1]

  19世纪中,俄国还保留着经历四百多年的农奴制,这种腐朽的农奴制阻碍着俄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时,俄国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不仅有来自外部的挑战,还有俄国国内的压力.它们导致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产生。

  (一)来自外部的挑战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欧的农奴制已经瓦解,被资本主义所取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而后,美,德等国工业革命也陆续进入高潮,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经济,自由资本主义兴起.而在沙皇俄国,十九世纪上半期的农民大都还是农奴,俄国的农奴制还较为广泛,较为顽固,较为残酷.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俄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引进外国机器设备,聘请外国技师和经理来俄国管理工厂,但收效甚微。

  与农奴制相适应的,反映在政治制度上,沙皇俄国对内实行专制统治.随着十九世纪欧洲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城市人口与日俱增,特别是英法两国需要进口粮食的数量激增.当时作为欧洲农业大国的俄国,被称为"欧洲的谷仓",出口的粮食大大增加.俄国农业经济卷入国际市场,这是引起农奴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农奴制严重地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853年至1856年,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法国是俄国的主要对手.在战争中,俄国的士兵英勇善战,但形势却令人绝望;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俄国士兵要用帆船对付英国国家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用马车来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因而,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与西欧先进政治,经济制度较量的失败,沙皇制度不仅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二)来自国内的压力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政府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缩短俄国同西方国家间的距离,增强俄国抵御西方国家的能力.当国内政局稳定,一片欢乐景象时,改革恐怕难以进行下去.然而,当时的俄国却是危机四伏,难见太平盛世的踪影.

  1.农奴制度的危机

  变革以前,俄国实行的农奴制度.这种制度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为特点.

  19世纪初期,商品经济已经渗透到俄国农村,农奴制度的危机日益加深.农村中的一些地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放弃封闭自然经济,逐渐转向商品经济.地主不但从事商品粮的生产(列宁曾指出,地主用于出售的粮食的生产,是旧制度即农奴制度崩溃的前兆),而且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手工工场.1856年时,俄国南部的一些大地主便开始雇用工人进行劳动.这样一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便遭到破坏。

  商品经济在农村引起了农奴的分化.一些交纳代役租的农奴逐渐富裕起来,成为商人或手工工厂主;另一些破产的农奴则逐渐流入城市沦为雇工,直接进入当地地主的农场或手工工厂中充当雇工.以农奴劳动为基础的农奴制度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2.阶级矛盾的激化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导致农奴制度出现危机,农奴制度的危机又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从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要保住农奴制度恐怕很难.农奴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大量的资金.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工业就无法发展.因而,作为统治集团核心人物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也意识到,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最主要的根源,就是当时俄国落后的政治制度。农奴制度.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借用莎翁著作中的一句话来说:是生存还是毁灭?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1]

  早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和尼古拉一世(1825--1855)统治时期,农奴制度的存在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并且使用农奴劳动已无利可图.因而作为沙皇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曾专门设立秘密委员会,研究农民问题.还曾颁布诏令,由地主按照自愿与农奴达成协议,由农奴交出大量赎金以赎得人身自由.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即位之初即着手对农奴制度进行改革,却因此遭到封建贵族的抵制.

  1856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谣传我想给农奴自由,这是不公平的,你们可以随时议论这件事.但是先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1857年1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亲自主持召开了农民事务机密委员会,拟订解放农奴的草案.这个委员会由高级政府官吏及大农奴主组成.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在给西部边区总督的敕令中,允许立陶宛3个省先后成立贵族代表委员会,拟订解放农奴的草案。

  1857年至1858年间,各省相继成立了贵族代表委员会来制订废除农奴制度的草案.各省委员会制订的草案送往彼得堡,交由农民事务机密委员会,然后以此制订总的改革法案.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各地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改革方案.由于存在严重的分歧,农民事务机密委员会工作几年而无结果。

  1861年1月28日至2月17日,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批.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对农业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了改革方案.1861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废除农奴制度的特别宣言,给农奴以自由。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与意义[1]

  (一)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也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得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的土地占有制,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同农奴制残余同时并存,资本主义关系虽然已经确立,并且不断地发展,可是,它在很大范围内受到农奴制残余的阻碍.改革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嫁接在落后的农业基础上,也极为不相适应.这种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与农业中农奴制残余占有制不调和的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内阶级斗争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变化.列宁说:"在农奴制废除之后,就已经产生了新的阶级斗争,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在农业中交错两种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一种是农民反对享有特权的地主和农奴制残余的斗争,另一种是日益成长的农业元首阶级同农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新的革命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1905年俄国终于爆发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列宁说,1861诞生了1905年革命.

  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不但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而且影响了以后俄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因此这次改革是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的.

  (二)农奴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俄国1861年改革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是因为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我们肯定它的一定历史作用,决不意味着赞同改良主义.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有两条发展的道路:一条是通过革命暴力的变革,完成了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飞跃.如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了人民大众的反封建斗争,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了人民大众的反封建斗争,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比较彻底地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另一条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由农奴主实行改革,它一面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又保留了深厚的农奴制残余,缓慢地由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两条道路各有其特点,但是,按其特点的性质来说,无论是英法暴力变革的道路,还是俄国1861年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只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生产方式代替另一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是可能的,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农奴制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是,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对历史发展的具体作用,也应当以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片面地强调和任意地夸大。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刘巍.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分析(A).黑龙江史志.2010,2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Mis铭.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俄国农奴制改革"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