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在共同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道德规范,如会计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
会计工作能否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能否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是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按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着重点在于调整会计领域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它的实现依靠人们内心的观念、惯例、传统、社会教育以及舆论的压力。
(一)职业理想
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安心于会计工作,将会计职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以达到比较高的理想境界,真正将会计工作做好。
(二)职业态度
会计人员对待自己的工作应主动热情、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同时必须富有一定的创造性。
(三)职业责任
会计人员是具体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的直接责任人,所以会计人员应忠于职守,致力于认真履行会计职业责任,自觉遵守会计法律、准则、制度,将会计人员的职责作为一项道德义务具体落实在行动中。
(四)职业技能
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不仅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应在会计中不断开拓,更新知识,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
(五)职业纪律
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正直诚实、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袭,不泄露需要保密的会计信息等。
(六)职业作风
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铺张浪费,处处精打细算,不仅善于守财,而且要善于开辟财源,生财、用财、聚财。
会计道德是从社会与经济生活之内的会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会计工作的特征必然对应于会计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特征。具体说,会计道德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受国家或集体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个人利益能在社会和人民需要中实现。因此,会计工作的目的与会计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要求是一致的。
(二)法律的制约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有着诸多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心的信念。而后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怎样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但应该看到,会计道德主要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形式和其他规章制度被固定下来,从而也含有“必须这样做”的内在规定性,使会计道德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
(三)稳定的连续性
会计道德在内容上与会计工作时间是紧密结合的。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会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并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这些道德的性质和方向保持不变。如任何社会的会计人员都希望自己正直廉洁,而这一点很少成为其他职业者的标准。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决定了会计道德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正是这种稳定连续性使会计实现由低级向高级、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发展和演进。
(四)广泛的渗透性
从纵向来看,会计道德随着会计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从横向来看,会计道德渗透到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各个工商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团体以及每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对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会计道德还渗透到每个公民,特别是渗透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去,形成他们的会计道德意识,培养他们的会计道德习惯,从而达到规范他们行为的目的。
(五)经济的实践性
与其他道德相比,会计道德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会计道德。会计道德起源于总结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用于会计实践。会计道德对于经济实践来说,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效运行的最有价值、最“经济”的工具。会计道德不必消耗物资材料,不必开展大规模活动,不必花费大量成本,只需武装人们的思想观点,即可自发约束人们的心灵。
(一)调节职能
对于会计道德来说,调节是其基本职能。会计道德的调节指的是会计道德具有纠正人们的会计行为和指导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功能。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会计工作仍然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在会计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之间、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和一般职员之间的关系上。以上如此众多的关系和矛盾,除了依照国家颁布的财经会计法规调解解决外,还必须运用会计道德进行调解解决,从而理顺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
(二)导向职能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道德就扮演着指导人们会计行为方向的“向导”的角色。社会主义会计道德可以指导社会公民和会计人员自愿地选择有利于消除各种矛盾、调整相互关系的会计道德的行为,避免相互之间矛盾的产生与扩大,解决与缓和已产生的矛盾,改善会计领域内人与人之问、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使会计人员协调一致、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会计工作。同时,会计道德通过社会舆论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表现,影响和引导会计科学发展的方向。会计领域中大量的事实表明,进步高尚的会计道德能够促进和影响会计科学研究沿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三)教育职能
会计道德教育职能是指会计道德具有通过造成社会舆论、形成会计道德风尚、树立会计道德榜样等方式来深刻影响人们的会计道德观念和会计道德行为,培养人们的会计道德习惯和会计道德品质。其重大意义在于,会计道德教育职能可以启迪人们的会计道德觉悟,培养人们实践会计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认识职能
会计道德认识职能是指能够通过会计道德判断、会计道德标准和会计道德理论等形式,反映会计人员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向人们提供进行会计道德选择的知识。会计道德认识职能的直接意义,是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对于会计、会计学、会计工作、会计地位、会计人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水平,为实践会计道德行为作认识准备。
(五)促进职能
会计道德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有着强大的能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1)会计道德通过会计人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直接影响社会道德。这是因为,会计人员确立了社会主义会计道德观念,并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义务感和职业荣誉感,这样,在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和减少与他人、社会的矛盾冲突,而且还能通过道德活动,对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加以褒奖,对非道德行为予以揭露,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社会公共生活。
2)会计道德通过会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和联系,间接地影响社会道德。会计人员在理财过程中讲究会计道德,就可以以高尚的、有利于他人与社会的态度和行为去待人接物、办事处世,以优质服务和严格管理取信于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展现自己的好作风、好风格、好品德。这样一来,直接与会计人员发生工作联系的服务对象就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还会自然而然地将他们的高尚会计道德传播到社会中去。
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会计技术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实现的基础和出发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单位和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具体运用会计技术规范的同时履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的基本原理之一的命题,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起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作用。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会计技术规范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方式,本节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会计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通常存在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们的意识中,是通过社会舆论、政府、行业协会的倡导确立的。
2.两者的实施保证不同。会计技术规范由专业要求和技术要求来保证实施.违反会计技术规范行为会引起相应的技术和业务责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依靠会计人员的信念、社会舆论以及习惯力量来维持。不道德的会计职业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者内心的自责。
3.两者的性质不同。会计技术规范是会计技术行为规范,属于技术规则的性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会计行为规范,属于意志的行为规则的性质。
4.两者调整的范围不完全相同。有些关系只宜由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调整,不宜由会计技术规范宋调整,如工作态度关系、对会计职业的情感关系。有些问题必须由会计技术规范来规定.而不属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评价的范围,如建帐、核算、监督等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的指导功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