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聘教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临聘教师,指国家公办学校为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而对外公开招聘的、不纳入正式教师编制的、临时性教师工作职位。临聘教师的招聘除有相应的招聘原则、招聘职位的基本条件及相关招聘程序外,通常政府相关部门对聘用的临聘教师的工作、工资、福利待遇等,也有相应的管理办法。
这些年,媒体关于临聘教师产生的原因、临聘教师使用过程中的怪现象等分析不少,问题的“症结”已成共识。比如深圳非户籍人口太多,学生增长过多,而 正编教师的产生跟不上人口速度,而如果全部采用正编教师,一旦流动人口生源减少,会产生教师超编、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些理由看上去都很正当,但细究却 并不合理。以深圳目前的发展速度,未来流动人口生源是否会减少,何时减少,并不确定。另外,以未来生源会减少的假设性命题来确定现在的临聘教师使用政策, 政府有规避责任和降低用人成本之嫌。
一类是正编教师,一类是临聘教师,这两类群体差别很大。正编教师也常为工资待遇提出诉求,比如房补、绩效工资争议等,都是锦上添花之事,没有被解聘的强烈焦虑感。而临聘教师则不同,其工作状态有如走纲丝,工资福利待遇不仅比正编少一半,而且合同一年一签随时可能被解聘,无论你干得是否优秀,这种职业不稳定的强烈焦虑感充斥他们的内心。有一些女临聘教师在没有考入正编之前,连孩子都不敢生。
一些优秀临聘教师中,都工作勤奋甚至获得不少荣誉,但这都改变不了他们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被解聘的命运。有时学校也非常无奈,说解聘通知一到手就得执行。实际上,这样的解聘里暗含很多问题,解聘的标准是什么?谁可以留下?是不是工作年限长的,没有关系的更容易被解聘。由于解聘并没有标准,这样的弹性 会导致人为的不公。
数百名临聘教师在今年被解聘的起因是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临聘教师们找到法律依据不断申诉要求解决工资待遇,及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些都让有关政府部门感到头痛,最终决定清退超编人数。尽管在解聘过程中,学校都依据法律来进行,合同到期后不续聘,一年赔偿一个月的工资。不违法的解聘看似没有 问题,但临聘教师个体的命运却令人唏嘘。教师职业比较特殊,只能在学校之间流转。有的临聘教师40多岁,被解聘后拿到七八万元补偿金,再就业很困难。一被 解聘的43岁的优秀临聘教师开学后到处试讲找工作时,不少学校觉得讲得不错,但就是年纪太大。对养家糊口的他们来说,政府部门岂能一纸解聘就万事大吉。
当然,感性的申诉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面对近万名临聘教师群体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光是一刀切清退也只是权宜之计。要想彻底解决临聘教师问题,改革还应深层次进行。有专家提出的,教师群体去编制化是未来趋势,但是编制改革需要配套学校治理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实际上,深圳事业单位去编化改革早就在一些领域进行,通常用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过渡方式,一是减少编制造成的用人不公,二是企业化运 作提高效率。但学校要如何进行去编化改革非常复杂,还需要人社、教育等部门深入研究、科学决策才行。临聘教师的问题能否彻底解决好,很考验政府部门管理的 能力和智慧。
临聘教师和在编教师一样,也为教育事业奉献出了青春和精力,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临聘教师,虽然没有转正,但是他们为教育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不能被 “一夜下岗”所抹杀。因此,对待临聘教师,不能粗暴地进行“一刀切”的解聘,这样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要讲究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地 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教学水平低、师德素质差的临聘教师坚决予以解聘,以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而对于那些能力突出、师德严谨的优秀的临聘教师,要惜 才爱才,提供相应的条件和途径,鼓励这些临聘教师通过招考取得教师编制;而那些已超过年龄无法取得编制的优秀临聘教师也要优待,通过续聘或者安排到其他后 勤工作岗位让他们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妥善解决临聘教师问题,这不仅考验着当地政府的主管部门的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更是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