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4个条目

規模報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規模報酬(Returns to Scale)

目錄

什麼是規模報酬

  規模報酬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內部各種生產要素按相同比例變化時所帶來的產量變化。規模報酬分析的是企業的生產規模變化與所引起的產量變化之間的關係。企業只有在長期內才能變動全部生產要素,進而變動生產規模,因此企業的規模報酬分析屬於長期生產理論問題。

  規模報酬研究的問題是,當生產資源按照某一比例增加的時候,其產品產量或收益會按照什麼比例增加。

規模報酬的簡介

  在微觀經濟學中,將長期中廠商的規模變化定義為所有生產要素的同比例變化。假定某廠商的生產過程中只需要投入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其投入量分別為L和K,這時,當兩種要素的投入量同時增加一倍,即增加到2L和2K時,稱之為廠商的生產規模擴大了一倍。規模報酬是要說明,當生產要素同時增加了一倍,那麼產量會如何變化?是增加一倍?增加多於一倍?還是增加少於一倍。如果產量的增加正好是一倍,稱之為規模報酬不變,如果產量增加多於一倍,則稱之為規模報酬遞增,進而,如果產量增加少於一倍,就稱為規模報酬遞減

  在進行經濟分析時,通常用齊次生產函數來描述規模報酬關係。對於一種生產函數,如果投入的所有生產要素都變化λ倍,產量也同方向變化λn倍,這類生產函數即為齊次生產函數。如果n=1,則是線性齊次生產函數。例如,中,x1、x2、……xn全部同時增加為λx1、λx2、……λxn,則產量Q會增加為λnQ,即。線上性齊次生產函數的情形中,當>1時,如果為規模報酬遞增,如果為規模報酬不變,如果為規模報酬遞減。另一方面,當<1時,如果為規模報酬遞增,餘下類推。

規模報酬的分類

  企業的規模報酬變化可以分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三種情況:

  例如,假設一座月產量化肥10萬噸的工廠所使用的資本為10個單位,勞動為5個單位.現在將企業的生產規模擴大一倍,即使用20個單位的資本,10個單位的勞動,由於這種生產規模的變化所帶來的收益變化可能有如下三種情形:

  (1)產量增加的比例大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即產量為20萬噸以上,這種情形叫做規模收益遞增

  (2)產量增加的比例小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即產量為小於20萬噸,這種情形稱為規模收益遞減

  (3)產量增加的比例等於生產要素增加的比例,即產量為20萬噸,這種情形稱為規模收益不變

規模報酬的變動解說

  西方經濟學家用內在經濟與外在經濟來解釋規模報酬的變動問題。

  內在經濟(InternalEconomics)是指一個廠商在生產規模擴大時從自身內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例如,一個廠商的生產規模擴大,可以實現更加精細的內部分工,可以充分發揮管理人員效率,減少管理人員的比例,可以對副產品進行綜合利用,可以減少生產和購銷費用等等。但是,如果一個廠商的生產規模過大則會由自身內部原因引起收益的減少,這就是內在不經濟。例如,一個廠商的生產規模過大,會使得管理不便,管理效率降低,內部通訊聯繫費用增加,在購銷方面需要增設機構等等。

  外在經濟(ExternalEconomics)是指整個行業規模擴大時給個別廠商所帶來的收益增加。例如,整個行業的發展可以使個別廠商在交通、信息、人才等方面獲得某些好處而增加了收益。但是,如果一個行業的規模過大也會給個別廠商帶來損失,使它們的成本增加,收益減少,這就是外在不經濟。例如,整個行業擴大引起生產要素的供給不足,產品銷售困難,交通運輸緊張,環境污染等等,從而使個別廠商的收益減少。

  總之,一個行業或一個廠商生產規模過大或過小都是不利的,每個行業或廠商都應根據自己生產的特點確定一個適度規模。廠商選擇適度規模的原則,是儘可能使生產規模處在規模收益不變階段。如果一個廠商的規模收益是遞增的,則說明該廠商的生產規模過小,此時應擴大規模以取得規模收益遞增的利益直到規模收益不變為止。如果一個廠商的規模收益是遞減的,則說明廠商的生產規模過大,此時應縮小生產規模以減少規模過大的損失,直到規模收益不變為止。

  對於規模報酬理論在解決現實問題的方面,可以舉出中國報業集團為例。從廣州日報組建第一家報業集團開始,中國報業迎來了集團化改革熱潮。中央、省及主要城市的報社相繼組建成報業集團,報業集團的數量已達39家。報業集團是中國報業發展的必然產物。中國經濟體制已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的巨大轉變,報業經濟也是從無到有規模達到幾百個億。在這樣的巨集觀背景下,報業組織的微觀結構必須做出相應調整,尤其要在經營規模上做文章,否則就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對於報業集團來講,經營規模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集團總資產規模。從現實情況看,中國報業集團的經營規模差距很大。有的報業集團資產總額達到幾十億元,有的則只有幾億元甚至幾千萬元。報業集團的總體方展方向是做大做強,但對具體某個報業集團講,是否規模越大越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從經濟理論上分析,報業集團的規模要看它是處於哪個生產區間。如果它處在規模報酬遞增區間,那麼就應當繼續擴大規模;如果它處於規模報酬不變區間,那麼它的規模就達到了最優,應當保持已有規模不變;如果它處於規模報酬遞減區間,那麼它就應該控制規模的擴張甚至縮小規模。因此,首先要分析報業集團的生產區間特性,才能確定其規模策略。這需要對報業集團的歷年經營狀況進行分析,看其資產報酬率邊際收益水平的變化情況。如果這些指標不斷提高,說明它是規模報酬遞增;如果變化不大,則是規模不變;如果連續下降,則是規模遞減。

  二是報刊發行數量和版面數量。報刊發行數量以及報刊版面數量也是反映報業集團規模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方面規模的確定需要與廣告創收和市場競爭狀況結合起來考慮。從報刊本身來講,發行數量和版面數量的增長將帶來成本和費用的上升,但也會帶來廣告創收的增加,需要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確定報刊的最優發行數量和版面數量。另外,還要考慮發行對象問題,即所謂的有效發行量問題,有效發行量的上升將帶來廣告創收的上升,而無效發行量的上升不能使廣告創收有很大的提高。從市場競爭的角度考慮,報刊發行數量和版面數量的確定要充分考慮競爭對手的情況,這是一種市場博弈需要根據競爭對手的策略做出合理的應對策略。總之,報刊發行數量和版面數量問題,既要考慮報刊本身的本量利問題,也要考慮競爭對手的策略,進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規模報酬理論是經濟學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非常實用的理論,很多企業、單位要想在競爭中獲得最大收益,同時避免資源浪費,就要儘可能在規模報酬理論的框架內行事,規模報酬理論是連接經濟學抽象理論與現實應用的橋梁,每個企業決策者在做出決策時一定不能忽視這個理論的現實價值。

規模報酬與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區別

  規模報酬和邊際收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規模報酬指生產者根據經營規模設計不同的工廠,屬長期分析。在企業擴大規模(全部生產要素都同比例增加)的長期生產過程中,一般會經歷規模報酬遞增、規模報酬不變和規模報酬遞減這三個階段。

  邊際收益是在既定的生產規模中,增加可變生產要素時相應產量的變化,屬於短期分析,短期生產的基本規律是邊際收益遞減規律,該規律強調:在任何一種產品的短期生產中,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任何一種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必然會從遞增階段發展為遞減階段。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Angle Roh,Vulture,移动城堡,Zxe,Dan,Yixi,连晓雾,我思故我存,陈cc.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規模報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4.104.54.* 在 2012年5月29日 11:34 發表

謝謝了,收益了!

回複評論
Roar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5月22日 15:10 發表

我才發現這個軟體這麼好用,相見恨晚,再也不擔心學習問題了

回複評論
威龙午睡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6月8日 16:43 發表

個人覺得規模報酬是個悖論,企業內全部生產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那就是複製一個企業,這個企業與原來的企業產量還必須一樣,不然就沒有把全部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於是就矛盾了!

回複評論
M id 4825289294e5b95f5fe90d7349f08e8b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10月21日 21:05 發表

威龙午睡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6月8日 16:43 發表

個人覺得規模報酬是個悖論,企業內全部生產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那就是複製一個企業,這個企業與原來的企業產量還必須一樣,不然就沒有把全部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於是就矛盾了!

邊際遞減

回複評論
M id 4825289294e5b95f5fe90d7349f08e8b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10月21日 21:10 發表

威龙午睡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6月8日 16:43 發表

個人覺得規模報酬是個悖論,企業內全部生產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那就是複製一個企業,這個企業與原來的企業產量還必須一樣,不然就沒有把全部要素按比例增加一倍,於是就矛盾了!

要看具體的規模報酬函數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