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非均衡發展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非均衡發展理論(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eory)

目錄

非均衡發展理論的概述

  區域經濟差異一直是區域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其中的非均衡發展理論,最初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一種理論選擇。但由於區域與國家在許多的相似性,使得該理論與均衡發展理論成為在做區域開發與規劃時,經常被引用和借鑒,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選擇的理論基礎。

  區域均衡發展理論顯然是從理性觀念出發,採用靜態分析方法,把問題過分簡單化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客觀現實距離太大,無法解釋現實的經濟增長過程,無法為區域發展問題找到出路。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非均衡發展理論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合理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非均衡發展理論的內容

  按發展階段的適用性,非均衡發展理論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無時間變數的,主要包括迴圈累積因果論不平衡增長論產業關聯論增長極理論中心—外圍理論梯度轉移理論等;另一類是有時間變數的,主要以倒“U”型理論為代表。

  1.岡納·繆爾達爾迴圈累積因果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過程在空間上並不是同時產生和均勻擴散的,而是從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始,一旦這些區域由於初始優勢而比其他區域超前發展,則由於既得優勢,這些區域就通過累積因果過程,不斷積累有利因素繼續超前發展,從而進一步強化和加劇區域間的不平衡,導致增長區域和滯後區域之間發生空間相互作用,由此產生兩種相反的效應:一是迴流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不發達區域向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經濟差異不斷擴大;二是擴散效應,表現為各生產要素從發達區域向不發達區域流動,使區域發展差異得到縮小。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迴流效應遠大於擴散效應,即發達區域更發達,落後區域更落後。基於此,繆爾達爾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主張。在經濟發展初期,政府應當優先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尋求較好的投資效率和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通過擴散效應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也要防止累積迴圈因果造成貧富差距的無限擴大,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來刺激落後地區的發展,以縮小經濟差異。

  2.阿爾伯特·赫希曼不平衡增長論

  該理論認為經濟進步並不同時出現在每一處,經濟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將使經濟增長圍繞最初的出發點集中,增長極的出現必然意味著增長在區域間的不平等是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他提出了與迴流效應和擴散效應相對應的“極化效應”和“涓滴效應”。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極化效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區域差異會逐漸擴大;但從長期看,涓滴效應將縮小區域差異。

  3.佩魯的增長極理論

  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的增長極概念的出發點是抽象的經濟空間,是以部門分工所決定的產業聯繫為主要內容,所關心的是各種經濟單元之間的聯繫。他認為增長並非同時出現在各部門,而是以不同的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部門,然後通過不同渠道向外擴散,並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終極影響。顯然,他主要強調規模大、創新能力高、增長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進其他部門發展的推進型單元即主導產業部門,著重強調產業間的關聯推動效應。布代維爾從理論上將增長極概念的經濟空間推廣到地理空間,認為經濟空間不僅包含了經濟變數之間的結構關係,也包括了經濟現象的區位關係或地域結構關係。因此,增長極概念有兩種含義:一是在經濟意義上特指推進型主導產業部門;二是地理意義上特指區位條件優越的地區。應指出的是,點—軸開發理論可看作是增長極和生長軸理論的延伸,它不僅強調“點”(城市或優區位地區)的開發,而且強調“軸”(點與點之間的交通幹線)的開發,以點帶軸,點軸貫通,形成點軸系統。

  4.弗里德曼中心—外圍理論

  在考慮區際不平衡較長期的演變趨勢基礎上,將經濟系統空間結構劃分為中心和外圍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二元空間結構。中心區發展條件較優越,經濟效益較高,處於支配地位,而外圍區發展條件較差,經濟效益較低,處於被支配地位。因此,經濟發展必然伴隨著各生產要素從外圍區向中心區的凈轉移。在經濟發展初始階段,二元結構十分明顯,最初表現為一種單核結構,隨著經濟進入起飛階段,單核結構逐漸為多核結構替代,當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隨著政府政策干預,中心和外圍界限會逐漸消失,經濟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一體化,各區域優勢充分發揮,經濟獲得全面發展。該理論對制定區域發展政策具有指導意義,但其關於二元區域結構隨經濟進入持續增長階段而消失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5.區域經濟梯度推移理論

  基礎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問題專家弗農等的工業生產生命迴圈階段論。認為工業各部門甚至各種工業產品都處在不同的生命迴圈階段上,在發展中必須經歷創新、發展、成熟、衰老四個階段,並且在不同階段,將由興旺部門轉為停滯部門,最後成為衰退部門。區域經濟學者把生命迴圈論引用到區域經濟學中,創造了區域經濟梯度轉移理論。根據該理論,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處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現一種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都會隨時間推稅由高梯度區向低梯度區傳遞,威爾伯等人形象地稱之為“工業區位向下滲透”現象。

  無時間變數的區域非均衡學派雖然正確指出了不同區域間經濟增長率的差異,但不能因此而斷定區際差異必然會不可逆轉地不斷擴大。因為各種非均衡增長模型片面地強調了累積性優勢的作用,忽視了空間距離、社會行為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意義。繆爾達爾和赫希曼的理論動搖了市場機制能自動縮小區域經濟差異的傳統觀念,並引起一場關於經濟發展趨同或趨異的大論戰。但是在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提出之前,論戰缺乏實證基礎。他的研究使討論向實證化方向邁出了有力的一步,倒“U”型理論也成為有時間變數的非均衡發展理論的代表。

  6.威廉姆遜的倒“U”型理論

  威廉姆遜庫茲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了區域經濟差異倒“U”型理論。他通過實證分析指出,無論是截面分析還是時間序列分析,結果都表明,發展階段與區域差異之間存在著倒“U”型關係。這一理論將時序問題引入了區域空間結構變動分析。由此可見,倒“U”型理論的特征在於均衡與增長之間的替代關係依時間的推移而呈非線性變化。

  縱觀上述兩類非均衡發展理論,其共同的特點是,二元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必然是非均衡的,但隨著發展水平的提高,二元經濟必然會向更高層次的一元經濟即區域經濟一體化過渡。其區別主要在於,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均衡與增長的替代關係,因而各有適用範圍。在關於增長是否不論所處發展階段如何都存在對非均衡的依賴性問題上,這兩類理論之間是相互衝突的。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論和梯度轉移理論傾向於認為無論處在經濟發展的哪個階段,進一步的增長總要求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倒“U”型理論則強調經濟發展程度較高時期增長對均衡的依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非均衡發展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